實行生活垃圾滲濾液就地凈化處理 上海如何破除垃圾焚燒避鄰效應?
《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明令禁止生產性污水外運處理,經過半年多的整改,這一問題得到了解決,園區不僅通過自建污水處理設施,實現了滲濾液的就地凈化處理,還通過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從根本上減少了生活垃圾填埋以及滲濾液的產生量。[詳情]
隨著"水十條"、海綿城市等政策的陸續落地,水務環保類投資出現火熱態勢,不少企業今年以來在水處理領域的布局也明顯提速。[詳情]
環保部透露,5月全國各級環保部門共接到環保舉報53690件,其中環保舉報熱線電話35372件,微信舉報10221件,網上舉報8097件。受理的47986件舉報中,已辦結25566件,其余22420件仍在辦理中。[詳情]
當前嚴格的環保整頓對再生塑料市場的影響深遠,業界認為,從環保角度來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企業不是麻煩制造者, 不排除有些企業沒做好,環保沒做到位,但政府應該轉換思路,邊堵邊疏,引導再生資源行業做得更規范,提升老百姓的環保觀念。[詳情]
人家日本的街道真的算是纖塵不染,路面上非常干凈,看到這樣的路面,在憤恨不能隨地扔垃圾的同時,也不禁讓人思考,日本人把垃圾都扔哪兒了呢?[詳情]
土壤修復行業迎政策“紅包雨” 土壤環境監測網絡讓污染無處可遁
土壤修復行業即將迎來一大波政策“紅包”。上證報記者昨日從環保部獲悉,《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將于7月1日實施,而正在修訂編制的農用地、建設用地土壤環境標準計劃年底前出臺。[詳情]
邱啟文介紹,中央財政設立了專門的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中央財政下達財政預算約146億元,支持地方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環保部正在抓緊制定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的終身責任追究辦法,計劃年底出臺。[詳情]
大氣污染治理潛在市場高達千億 20項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改將出
環保部發布20項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改單(征求意見稿)意見函,對多個工業行業全面增加無組織排放控制措施要求。同時修改鋼鐵行業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修改平板玻璃、陶瓷行業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增加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詳情]
按照“水十條”中2020年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III類)比例總體 達到70%的標準。目前,海河、遼河、黃河、淮河、松花江五大重點流域均處超標狀態,治理壓力依然很大。[詳情]
過去多而弱、小而散的狀態也正改變,2015年節能環保企業并購案超過130起,涉及交易總額400多億元。此外,一大批節能環保產業園區集中涌現,融產業發展、技術平臺、融資上市等功能為一體,帶來優質的一站式服務。[詳情]
近日,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海洋局聯合發布《“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其中,綠色發展之路尤為值得關注。兩部門要求,加強在海洋環境污染、海洋垃圾、海洋酸化、赤潮監測、污染應急等領域合作,推動建立海洋污染防治和應急協作機制,聯合開展海洋環境評價,聯合發布海洋環境狀況報告。[詳情]
電子束輻照處理印染和造紙工業廢水是一項高新環保技術,對標美國EPA(美國環境保護署)電子束輻照生物固體的標準,我國在該領域的技術規范和標準建設工作尚屬空白。[詳情]
對生活和工業垃圾的處理,是有嚴格要求的,必須進入專門的垃圾焚燒廠或者在規定的無害化場地做填埋降解處理。不過最近有觀眾反映,諸暨紅聯新村出現了多個因為偷倒垃圾形成的大型垃圾場!最近到實地進行了調查。[詳情]
近日,深圳市審計局在網上公開深圳市水污染防治資金績效審計結果。深圳市水務局被指部分工程延誤嚴重,有的超合同工期5年以上。[詳情]
快遞業包裝造成垃圾污染觸目驚心:半年使用膠帶可繞地球200圈!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1-5月,快遞業務量超過130億件。其中,電商包裹超過100億件,占比超過80%。由于快遞包裹垃圾增加較快,清運生活垃圾中塑膠和紙類垃圾占比有較大提升,其中塑膠垃圾占比從12%提高到20%左右,紙類垃圾占比從9%上升到14%左右。[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