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智能制造逐漸成為各方關注的熱詞,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內容,智能制造的強力實施正在構建中國工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事實上,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是立國之本。 [詳情]
如果五年前來到東莞,或許還會有人說,“世界工廠”仍然是村村點火、處處冒煙,工廠、煙囪林立,到處都是烏煙瘴氣的。[詳情]
云集了超千家海內外裝備類廠商,展會面積超11.6萬平方米、逾11萬個買家觀展……這些閃亮的數據均來自第二屆廣東智博會,從中折射出東莞裝備領域的產業基礎和吸引力。[詳情]
說起南京熊貓,除了制造電視機、生產液晶面板、研發軍用無線電,你還知道什么?告訴你,在關乎中國經濟未來的智能制造領域,它已經悄悄地領先了。目前,熊貓電子是國內唯一承接新型顯示和液晶基板玻璃生產線裝備系統的企業,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1/3,打破了國外企業對該領域智能生產的壟斷。[詳情]
產品要實現智能化,甚至個性化定制,反過來對生產方式會有哪些特殊要求呢?在美的空調位于武漢的工廠里,記者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一邊是占據了絕大部分面積的傳統生產線,而車間的另一側,則是一條新建成的智能化生產線。那么,他們到底有何不同呢?[詳情]
在邁安德智能化工廠內,關鍵數控設備及大型加工中心全部聯網,實現了對車間現場網絡化監控和可視化管理。[詳情]
在江寧開發區科遠自動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廳內,大屏正即時播放著一家智慧電廠的工作場景。不過,這個場景不是工廠的實景,而是借助三維、物聯網等技術,讓實體工廠在“云端”1:1再現。點擊鼠標,一位戴著黃色安全帽的虛擬工人在三維工廠內走動,查看每一臺機器的工作狀態。[詳情]
河北省近日出臺工業轉型升級“十三五”規劃,明確將加快工業轉型升級,重點培育壯大先進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到2020年,裝備制造業工業增加值達到5000億元,成為第一支柱產業。[詳情]
TCL通訊全球制造中心總經理呂小斌曾經說過,該制造基地的總體自動化程度在國內同行處于領先水平。筆者參觀過程中看到制造中心內不僅有大量引進的先進的SMT高速生產線,還包括了許多自主研發的自動化測試和生產設備,有些關鍵生產測試設備是獨創的。[詳情]
鋼鐵生產現場什么樣,腦海中估計會浮現,明亮的廠房,成片的鋼卷,來和機哥走近寶鋼,黑燈工廠傳說。[詳情]
說起工業4.0,你一定想到的是德國西門子的無人工廠,或者是“活雞成群進去雞塊出來”的全自動殺雞流水線。但是,但是,千萬不要以為“批量、個性化地生產”的只是德國的“專利”,更不要以為的“萬物互聯”的智能制造離中國遙不可及。[詳情]
作為中國制造業的典型代表,富士康如何從傳統制造業借助數字經濟轉向智能制造.如何積累制造過程中所產生的數據并將其反向指導于生產.如何重新鏈接整合供應商、零組件、成品制造、終端用戶、采購、售后之間的關系。[詳情]
中國生產的汽車產品,如何才能達到并且超越全球其他成熟國家的水準,一直以來都是中國消費者和從業者希望找到答案的問題,如今,沃爾沃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作為一家將中國視為第二本土市場的豪華品牌,沃爾沃在推進中國戰略的道路上走得頗為積極。[詳情]
東莞市東城區周屋管理區銀珠路上,隱匿著一家有30年歷史的智能裝備工廠——中外合資企業大同機械集團東華機械有限公司,該企業年產值高達4億多元,是我國最大型的注塑機生產基地之一,也是東莞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縮影。[詳情]
12米高、250米長的自動化立體成品倉庫讓廣東華昌鋁廠有限公司的倉庫從此“不見人影”,大手筆投入近億元打造行業內首個“立”起來的倉庫,華昌鋁業的勇氣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人工節省50%,出入庫效率提高33%。[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