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地毯加快設備更新升級進程,應用物聯網技術改造傳統車間,率先建設數字化智能生產線。讓我們來揭秘東方地毯新建設的工業4.0示范工廠,看其是如何逐漸開始向“科技創新、智能織造”的理念轉變的。[詳情]
去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其中兩大核心主題“智能工廠”和“智能生產”目的都在于讓中小企業成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者和受益者,這也必將驅動新一輪的工業革命。[詳情]
一年前美的空調正式建成全智能生產線,廣州南沙全智能工廠于揭開神秘面紗。至此工廠已有兩條自動化生產線,一條是空調內機組裝線,另一條是空調外機組裝線。[詳情]
《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醒的綱領,“智能制造”被定位為中國制造的主攻方向。這一舉措,影響國內工業自動化行業發展,如何推進數字化、智能化制造為抓手,也是自動化行業的一大機遇。[詳情]
2013年,專精先進制造業的德國,率先提出了“工業4.0”計劃。而制造業規模上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的中國也不甘人后,在2015年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詳情]
這是一場在工廠里舉行的發布會。10月27日,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在青島中德生態園正式竣工,并舉行發布活動。這是海爾第八個互聯工廠,也是世界首個中央空調互聯工廠,年產能預計33.8萬臺。[詳情]
近日,記者走訪發現,TCL、德賽、華陽等不少惠企近年來紛紛斥巨資進行數字化改造,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等先進設備,逐漸朝著智能工廠邁進。[詳情]
互聯網時代對企業最大的壓力就是一定要滿足用戶的需求。企業應從大規模制造變成大規模定制,而大規模定制在海爾的表現就是互聯工廠。[詳情]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人工成本的提高,服務機器人市場的發展風口隱隱浮現,其中醫療機器人更是受到各界追捧,市場潛力不斷釋放,有望成為服務機器人領域的下一個投資熱點。[詳情]
談到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站在大眾的角度,第一想到的就是當下流行的人機交互技術。[詳情]
最近一段時間格力空調的董小姐比較火,站在了風口浪尖上,成了制造業內人士議論比較多的話題和人物。董小姐進軍制造業,其實不僅僅是格力的董小姐進軍制造業,海爾和美的這兩大品牌也早已經擁有了智能化工廠,而且也對未來做了規劃。[詳情]
為促進制造強國建設,落實“中國制造2025”,置身于智能制造所演繹的融合自動化、信息化、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工業狂歡中,如何借助智能化力量實現價值鏈的突變,如何將工業生產與消費者靈動多變的需求聯接起來,是諸多謀求基業長青的企業所面對的關鍵問題。[詳情]
適馬公司每個月生產9萬個鏡頭,況且工廠還要生產攝像頭和閃光槍,這絕非易事。適馬致力于整合自己的制造系統,從而以最低成本讓質量達到最高程度。本地采購也是該模式的關鍵部分:一切都是從日本采購的。[詳情]
創新是“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驅動,未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入融合,制造業生產方式、企業組織、產品模式等都將發生巨大變化。[詳情]
工業4.0智能化工廠提升了生產效率,降低了人力、資源和質量管理成本,實現了高端、高差異化、高附加值、低退賠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