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伊始,華為開始緊鑼密鼓為實現新一年的年度目標進行規劃。華為EBG中國區網絡能源解決方案銷售部副總經理郭洪斌在百忙之中,接受賽迪網采訪時表示:“不僅是網絡能源,華為還有其他若干的產品家族,大家形成一個合力,摩拳擦掌,只為共同實現華為2019年總體目標。”[詳情]
麥肯錫:5G或在2022年才迎來全面更新換代 全球各地區表現各有差異
5G時代來臨,運營商們正對這一領域的商業化前景虎視眈眈。預計到2022年將會大規模推出5G方面的應用,而且大多數人不認為成本-銷售比率(capital-expense-to-sales ratio)的增長會像質疑者們所描述的那么夸張。[詳情]
本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19)拉開帷幕。有意思的是,在MWC2019開幕前夜,華為發布的折疊手機在一夜之間刷屏,讓本屆MWC2019享受到了近幾年來從未有過的關注。不過,硬幣總有兩面,此番折疊屏的大火也或多或少掩蓋了MWC2019的其他光芒。本期封面,南方日報記者就帶你看看此次展會上的其他重量級前沿科技。[詳情]
Teledyne e2v推出應用于低成本機器視覺的全高清CMOS成像傳感器
Teledyne Technologies (NYSE: TDY)旗下的成像解決方案全球創新企業技術公司──Teledyne e2v宣布推出新款200萬像素規格傳感器,擴充 Emerald成像傳感器產品系列。Emerald 2M是一款新型CMOS成像傳感器,經設計用于需要以全高清像素規格無失真地捕捉運動物體成像的成本敏感型應用領域。這款傳感器針對機器視覺應用進行了優化,而且包含5°主光角補償。[詳情]
2019年2月28日——東芝電子元件及存儲裝置株式會社(“東芝”)宣布,已推出由31個單電源供電單門邏輯器件組成,可支持低壓運行的產品線。全新的“7UL1G系列”適用于降壓轉換至0.9V,“7UL1T系列”適用于1.8V到3.3V間的升壓轉換,以便用戶更簡便地[1]在使用多個供電系統的器件上設計用于數據通信控制的電壓電平轉換。該新系列于今天開始批量生產與發貨。[詳情]
Vishay推出用于多相電源具有低直流電阻、高電流密度的高飽和IHSR電感器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股市代號:VSH)宣布,擴展IHSR系列高飽和商用電感器,推出最新4 mm x 4mm 1616外形尺寸超薄封裝器件---IHSR-1616AB-01。Vishay Dale IHSR-1616AB-01專為計算機、工業和通信應用多相大電流電源及濾波器而設計,直流電阻 (DCR) 比一般功率電感器降低50 %,直流電阻標準允差為5 %,最低3 %允差可用于更精確的電流采樣。[詳情]
Qorvo?助力上海移遠通信實現業內首款采用Phase 6解決方案的M2M / IoT模組
移動應用、基礎設施與航空航天應用中 RF 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 Qorvo?(納斯達克代碼:QRVO)宣布,與業內領先的物聯網模組供應商上海移遠通信(Quectel)合作推出全球首款采用Phase 6解決方案的M2M/IoT模組。該解決方案在西班牙巴薩羅那MWC展上向業界做首次展示。[詳情]
華為這家網絡巨頭在2019年的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宣布,已經在韓國為運營商LG Uplus部署了1萬多個5G站點。[詳情]
業內表示,目前OLED面板仍是供不應求局面,包括鉸鏈等部件成本居高不下,導致折疊手機售價過萬元。而隨著包括LG Display廣州OLED面板工廠以及京東方OLED產線2019年實現量產,OLED面板供應緊張有望緩解。有機構預計,今年將迎OLED元年,家電、手機高端市場成各大廠商爭奪重點。[詳情]
5G牌照發放前后,消費者對于5G手機的需求并不旺盛,如今的5G大戰,不過是搶占5G紅利的戰略布局。[詳情]
近日,艾默生推出了專為TopWorx D 系列開關盒設計的 HART 7位置變送器選項。HART 7 通訊協議可為閥門集成商和自動化商提供高級診斷和監測功能,從而幫助油氣、化工、電力和煉油等流程行業工廠的提升運營效率和改善維護計劃。[詳情]
Dialog半導體公司最新藍牙低功耗無線多核MCU系列,為明天的用戶設立標準
高度集成定制和可配置電源管理、AC/DC電源轉換、充電和藍牙低功耗技術供應商Dialog半導體公司(德國證券交易所交易代碼:DLG)今日宣布,推出其最先進、功能最豐富的無線連接多核微控制器單元(MCU)SmartBond? DA1469x藍牙低功耗SoC系列。該新產品系列包括4個型號,建立在Dialog SmartBond?產品線的成功基礎之上,為廣泛的IoT連網消費類應用提供更強大的處理能力、更多資源、更大的覆蓋范圍、和更長的電池續航能力。[詳情]
從廈門大學獲悉,該校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洪文晶團隊和英國蘭卡斯特大學Colin Lambert教授、上海電力大學陳文博團隊合作,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了在單分子電化學晶體管中電子的量子干涉效應,在此基礎上制備出基于量子效應的高性能單分子電化學晶體管,為當前計算機芯片突破硅基半導體器件物理極限提供一個全新思路。[詳情]
TCL控股副總裁、格創東智科技有限公司CEO何軍:制造X AI,釋放制造業創新發展潛能
TCL和其他的制造企業一樣,我們也孵化了專注做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的提供商格創東智。[詳情]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互聯網行業總監趙維鐸:5G助力工業無限互聯
我是中興通訊的趙維鐸,下面由我來為大家匯報一下5G與工業互聯網方面的內容。[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