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走出去”是在中國全球化趨勢下順勢而為。自從“一帶一路”發展倡議提出來后,中醫藥就成為“一帶一路”人文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日益得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眾的認可。[詳情]
在全球制藥企業紛紛削減研發經費的大背景下,日本京都大學和約70家制藥及IT相關企業日前聯合組成研究機構,計劃開發專門用于研發新藥的人工智能,以大幅降低藥品研發成本。 [詳情]
新一代Universal TA多功能國產質構儀是上海騰拔儀器科技有限公司專業物性分析儀器,這款質構儀具有穩定性強、精確度高、適用范圍廣、操作簡便、經久耐用等優點。適用于食品、制藥、農業、林業、畜牧、園藝、化妝品和材料等領域的物性分析。[詳情]
“溫度傳感標簽”是針對醫藥冷鏈環節的“痛點”,可將部分冷鏈運輸設備與監控設備相結合,將帶身份識別的無源溫感標簽貼敷到疫苗的最小包裝上,并以此作為數據采集點,將監管從環境溫度細化到物體本身。[詳情]
8月15日,2017“創新發展看魯企——集聚山東新動能”采訪團隊來到了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華制藥’),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代銘用一串亮眼的數字向記者展現了這個具有“紅色基因”藥廠的品質和實力。[詳情]
8月23日,阿里健康宣布,商品追溯平臺“碼上放心”將首次接入跨境食品,實現跨境食品從海外原產地、海關,再到消費者餐桌的可追溯。也就是說,阿里健康欲將追溯體系從藥品領域向跨境食品擴展。[詳情]
大多線上平臺在經歷了痛苦的初期發展后,發現沒有線下實體對接。根本發展不起來。以前那種想象的和連鎖藥店聯合發展的構想成為血淋淋的現實。[詳情]
如果說,傳統模式已經走向終結,那么未來產業如何尋找方向,構筑產業藍圖,這也正是2017西普會核心的議題。[詳情]
隨著我國食品、中藥材、石油、化工等行業的迅速發展,相關的設備也迎來迸發空間。其中,干燥設備是食藥品等產品生產過程中運用廣泛的設備,目前市場上的干燥設備研制企業根據不同物料的特性,針對性的推出相關的設備。[詳情]
在TOP10的制藥企業的排名中不只是參考全球銷售,還是多項數據加權的結果。2016年全球銷售額及增長率、藥物銷售額及占全部銷售的比例、TOP3藥物銷售及占比、公司總收入/雇員人數等。從不同角度分析這些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近期的收購以及獲批情況。[詳情]
伴隨著我國制藥工業的快速發展,環保問題也開始接踵而至。筆者獲悉,如今國家對環保問題越來越重視,各種環保政策頻繁出臺,其中制藥行業便是環保治理的“重頭戲”。[詳情]
幾年來,隨著全球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醫藥行業的開發方向逐漸從化學小分子藥物轉向生物藥。[詳情]
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短缺藥品和原料藥經營者價格行為指南》(征求意見稿),欲給經營者劃12道紅線。[詳情]
HPV疫苗背后,GSK和默沙東兩家跨國藥企在中國的市場爭奪戰全面打響。8月15日,GSK和阿里健康宣布將合作,往后只要拿起手機打開淘寶,就可以預約HPV疫苗的注射了。[詳情]
雖然中國本土單抗藥物起步較晚,但中國生物藥的研發者們顯然盯上了單抗這片熱土。據統計,截止到2017年5月,從發現到上市階段,美國共有1213個抗體藥物,中國共有384個抗體藥物,加拿大、韓國和歐盟則緊隨其后。[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