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先后研發完成世界最大容量126萬千瓦全速汽輪發電機、世界首臺66萬千瓦級雙水內冷發電機和300兆乏級新型調相機三個重大產品后,上海電氣電站集團(簡稱“上海電氣”)于12月14日隆重舉行今年第四個重量級產品———世界首臺50萬千瓦級水氫冷燃機發電機發運儀式。[詳情]
盡管德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但并未讓這個工業強國擺脫對煤炭的依賴,甚至出現了“煤炭復興”的現象。 11月上旬,新一輪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德國波恩開幕,來自世界各國的代表就《巴黎協定》的實施細則展開進一步商討。此次大會召開之前,外界對于德國給予了較高的預期——希望德國在大會期間推出棄煤時間表。然而,現實并沒有按預期上演。[詳情]
據了解,全國碳市場建設將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啟動“三步走”路線圖,首要工作是進行三個制度和四個支撐系統建設,目前已啟動排放報告與核查工作,湖北省和上海市分別牽頭承建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一旦啟動交易,將是全世界最大的碳市場。業內人士認為,碳資產價格上行空間有望打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與其他能源氣候政策的融合,將是下一步的關鍵。[詳情]
12月19日,中國政府網發布消息稱,近期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相關負責人對《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做出了解讀,該負責人表示,分布式發電的特征是接入配電網運行且發電量在所接入的配電網內就近消納,同時需要符合能效、環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除了“自發自用、余電上網”項目可開展交易外,分散開發的光伏電站和風電場接入配電網符合《通知》規定條件和接網電壓等級并就近消納的項目都可以開展交易。[詳情]
“在我國加大生態環境治理、推進能源革命的大背景下,采用PPP模式,引進民間資本,能夠有效解決環保項目投融資問題、項目運營管理等問題,為地方環境建設和經濟轉型助力,受到了地方政府的歡迎。”東旭藍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盧召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詳情]
作為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2017年大唐集團在提高盈利能力的同時,發展“節能環保”新思路,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記者近期走訪了大唐集團打造的黑龍江首家“綠色”熱電廠。[詳情]
巴斯夫與日本戶田工業株式會社近日宣布將采取兩大重要舉措增進雙方合作,其中包括提高在美國和日本的產能,以推動電動交通發展,為兩家企業在此領域創造商業機遇。 ?[詳情]
目前,新能源比例不斷升高,但分布式光伏發展之路仍充滿荊棘,分布式+儲能成為了市場新寵。此外,多能互補及微電網的應用也成為分布式光伏未來發展的優化方案。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化變革之中,應用區域能源管理平臺,是探索合作共贏的一個模式。[詳情]
芬斯蓬工廠自2009年開始嘗試,將增材制造用于燃氣輪機的原型設計、維修和生產。西門子提供的數據顯示,增材制造使生產資源減少了63%,維修速度提升60%,交貨期縮短50%。[詳情]
12月9日,由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自主設計制造的“華龍一號”首臺(福清5號機)首根核電低壓轉子完成了高速動平衡試驗,標志著“華龍一號”核電低壓轉子研制成功,這是繼今年6月“華龍一號”首根核電高中壓轉子高速動平衡試驗后的又一里程碑節點。[詳情]
微電網是指由分布式電源、儲能裝置、能量轉換裝置、相關負荷和監控、保護裝置匯集而成的小型發配電系統。微電網中的電源多為容量較小的分布式電源,即含有電力電子接口的小型機組,包括微型燃氣輪機、燃料電池、光伏電池、小型風力發電機組以及超級電容、飛輪及蓄電池等儲能裝置。[詳情]
縱觀人類使用能源的歷史,已實現兩次能源變革,第一次是薪柴使用,使人類真正成為“人”,第二次是化石能源使用,將人類帶入現代社會。如今,在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背景下,為了地球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世界能源開始進行第三次變革,正加速向低碳化、無碳化轉型。經過數十年特別是近年來的快速發展,目前非化石能源約占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19%。未來,非化石能源開發速度還將進一步加快。[詳情]
中國光伏產業經歷了風風雨雨幾十年,無論是技術,還是成本都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市場對于高效率太陽能電池的需求,多晶硅鑄錠工藝也在一丁一點的發生著變化,作為電池片原材料的源頭,多晶硅鑄錠所扮演的角色也就不言而喻了。[詳情]
從去年起,我國風電場裝機容量增長速度已明顯下降。記者從近日召開的2017年全國大型風能設備行業年會暨產業發展論壇上了解到,這一趨勢今年還將延續。不過,隨著我國風電產業重心南移,分散式風電發展速度加快。另外,此前發展相對滯后的海上風電越來越被業界看好。[詳情]
11月24日,中國大唐集團海南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在海口市揭牌成立。中國大唐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陳進行與海南省省長沈曉明就大唐集團在瓊發展進行了會談。 陳進行與海南省副省長李國梁共同為大唐海南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的成立揭牌。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羅時祥出席揭牌儀式,大唐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成員王森主持揭牌儀式。[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