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天然氣消費增量超過340億立方米,刷新中國天然氣消費增量歷史紀錄。整個冬季采暖期,北方資源供應缺口近50億立方米。2017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達235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7%,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7%,增量超過340億立方米,刷新中國天然氣消費增量歷史紀錄。[詳情]
2018煤改氣暨天然氣發電新項目建設投資高峰論壇于1月18日在北京召開,通用電氣(中國)有限公司燃氣發電部門高級市場總監王鐵成發表主旨演講:先進的燃氣輪機聯合循環發電。 王鐵成講述了三方面內容,第一個,燃氣發電的概述;第二個,分享一個煤改氣的案例;第三部分,通用公司燃機的產品。[詳情]
“武漢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建議總體方案專家咨詢會”在被譽為“中國車都”的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召開,該市將以“中國車都”為核心,打造“氫能汽車之都”、“世界級新型氫能城市”。 [詳情]
國電環境保護研究所常務副院長劉志坦:尊敬的各位行業同仁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就當下大家都非常關注,就是“煤改氣”的題目跟各位做一個交流。今天我匯報的主要內容是,2014年,能源局電力司當時委托我們院做過一個我國“煤改氣”策略的題目,今天講的是當時課題研究的部分成果。當時國家能源局為什么開展這個課題研究呢?[詳情]
生物質能是一種重要的新能源,其技術成熟,應用廣泛,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緩解能源供需矛盾、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全球繼石油、煤炭、天然氣之后的第四大能源,成為國際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十三五”是我國實現能源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在此背景下,生物質能面臨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機遇。[詳情]
施耐德電氣助力輸配電企業降低運營成本[詳情]
分散式布局的儲能設備對于區域電網來說是潛在的優良資源,而分布式電源大量接入配電網存在容量小、數量多、分布不均衡、單機接入成本高、系統操作及管理困難等問題,且用戶側電網中分布式光伏、儲能、負荷或拓撲結構不同,對分布式儲能的系統調度帶來一定的技術難題[16-18],為保證區域電網負荷的供電需求,研究閑置的碎片化分散式的儲能裝置的統一調控方法,充分盤活與調動全社會的閑置儲能資源基于主動配電網中已有的儲能資源,面向電網需求研究分布式儲能的統一調度方法在實際工程中已有迫切需求。[詳情]
Northwestern大學Wolverton研究小組與Argonne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了一種可再充電的鋰-鐵-氧化物電池,其鋰離子循環比普通鋰-鈷-氧化物電池多。可制成更高容量的電池并能夠使智能電話和電動汽車持續續航。[詳情]
一般情況下,污水處理中反滲透膜當標準化通量下降10~15%時,或系統脫鹽率下降10~15%,或操作壓力及段間壓差升高10~15%,應清洗RO系統。清洗頻度與系統預處理程度有直接的關系,當SDI15<3時,清洗頻度可能為每年4次;當SDI15在5左右時,清洗頻度可能要加倍但清洗頻度取決于每一個項目現場的實際情況。[詳情]
汽溫、汽壓異常對設備的危害在汽輪機運行中,初終汽壓、汽溫、主蒸汽流量等參數都等于設計參數時,這種運行工況稱為設計工況,此時的效率最高,所以又稱為經濟工況。運行中如果各種參數都等于額定值,則這種工況稱為額定工況。[詳情]
一種新的藻類燃料電池雖然短時間內還無法為電網供電,但簡便的制程和低成本讓它們能應用在發展中國家,比如陽光充足的非洲農村。[詳情]
高比例新能源場景下,電力系統的穩定問題與技術需求。[詳情]
“IEMS可以認為是第四代能量管理系統(EMS),可以解決多能流網絡的最優控制問題,即通過多能互補、源網荷協同實現安全供能前提下的效益最大化。”[詳情]
2018年1月3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補充通知》,對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工作部署進行了補充。此前,有關部門鼓勵市場化交易的分布式發電項目采取多能互補方式建設,提升供電靈活性和穩定性。[詳情]
自 9 號文下發以來,隨著售電側改革的深入,售電市場的放開,售電公司的數量以及參與市場交易的形式不斷增加。目前,我國售電公司依然處于初始發展階段,其發展模式還處于形成期。新成立的售電公司在關鍵業務設計與創新、合作伙伴關系管理、盈利模式拓寬等方面,都面臨著極大問題,這嚴重制約了第一批售電公司的發展,與此同時,一些地區電力發展現狀和售電改革情況又讓我們對國內售電公司的未來充滿了希望。[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