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至5日,國際機器人展覽會在日本東京開幕,大約450家公司和組織帶來其最新技術的機器人。 [詳情]
12月3日,重慶德爾森傳感器技術有限公司與重慶兩江新區簽約,擬建設中德MEMS傳感器智能制造基地,該項目將打造成為中國傳感器行業首個工業4.0自動化無人工廠。 [詳情]
守護神一號融合了視頻物聯網云平臺技術、增強現實技術、人臉識別算法、融合監控技術、無線通信處理技術,集遠程遙控、人臉識別、智能聲控、自動巡邏、深度學習、大數據分析等功能于一身。[詳情]
自從20世紀60年代初人類創造了第一臺工業機器人以后,機器人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眾多制造業領域中,工業機器人應用最廣泛的領域是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制造業,并且正在不斷地向其他領域拓展,如機械加工行業、電子電氣行業、橡膠及塑料工業、食品工業、木材與家具制造業等領域中。在工業生產中,磨拋加工機器人、焊接機器人、激光加工機器人、真空機器人、噴涂機器人、搬運機器人等工業機器人都已被大量采用。 [詳情]
"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已經成型,正在進行審議后的修改完善。規劃對服務機器人、下一代智能機器人等領域的突破做出重點布局。[詳情]
美的作為企業轉型變革的典型,一直以高姿態引領這股潮流。美的率先在智能制造上做了家電企業的排頭兵。工業4.0走進了美的,美的中央空調合肥生產基地就是一個樣本。[詳情]
當我們討論智能工廠時,不能忽略的核心要求之一是要實現信息流、物資流和管理流合一。通過ERP系統、供應鏈管理軟件、最新的物聯網(接入產品和其對應零部件)和大數據的收集分析,讓信息流和物資流合一。做到對每一個個體產品、零部件在生產的全流程中可以實時監控和管理,事前預測、事中操作和事后追蹤。 [詳情]
所謂的智慧工廠是由工程技術、生產制造和供應鏈這三個維度來清晰描述工廠的全部活動。 [詳情]
隨著工業應用和自動化的不斷推進,工廠和生產朝著更加智能高效的方向邁進,于是出現了智能工廠,智能生產的概念。而這其中涉及到的諸如控制技術、通信技術、信息安全技術、云技術等因為硬件和軟件平臺的應用而得以發揮和體現。[詳情]
CIROS中國國際機器人展覽會組委會受邀組織研修旅團參加2015國際機器人展
2015年12月2日,由日本機器人工業會和日刊工業新聞社主辦的2015國際機器人展(iREX2015)在東京國際展覽中心隆重開幕。 [詳情]
應安川電機總部的邀請,2015年11月30日CIROS中國國際機器人展覽會組委會一行人赴日本拜訪了位于日本九州的安川總部。 [詳情]
中國石化早在2012年就開始建設智能工廠的嘗試,力爭3到5年完成智能工廠試點建設,實現企業生產運營的自動化、數字化、模型化、可視化、集成化。 [詳情]
未來工業制造市場以智能制造為核心,全面打造智能生產線,德國美國成為行業未來標桿,掌握著世界最先進技術,日本、中國后來居上,積極趕上時代步伐,完成從制造轉變成智造。 [詳情]
自從工業4.0概念出來以后,帶動了MES的狂熱發展外,同時很多企業也對MES寄予厚望,動不動就要打造智能工廠;看似這么容易,但是往往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容易,那么智能工廠真的就那么容易嗎? [詳情]
來自德國的工業4.0概念,逐漸從狹義地指代一次工業變革,走向廣義地指代一次社會經濟變革。工業4.0當然不能限于工業領域內部討論,但是德國最早提出工業4.0的概念時,確實也沒有像現在討論的如此發散。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