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AlphaGo多次戰勝世界頂尖圍棋手的驚艷表現,讓世人真正體會到了人工智能的強大。在人工智能領域,美國已經領跑多年,并在持續耕耘。近年來,以BAT為代表的中國企業也在人工智能領域加大投入。[詳情]
入股阿里巴巴、收購ARM、成立1000億美元的科技基金,軟銀集團的每次動作都堪稱大手筆。目前,軟銀的投資已涵蓋出行共享、聯合辦公、癌癥檢測和自動駕駛等領域。[詳情]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人工智能的發展正在推動全球智能工廠市場的增長。與傳統工廠相比,智能工廠保持了更先進、更安全、更有效的方法。[詳情]
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中,中國引進機器人有很早的歷史,汽車行業自動生產線上的機器人多數都是從國外進口。2014年,全世界生產機器人中間有40%是中國消費。同時,中國正在發展機器人產業,且南北方風格不同。[詳情]
作為機器人中用作執行單元,伺服電機是影響機器人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伺服電機也是我國機器人產業需要突破的關鍵短板之一。《中國制造2025》規劃總體部署了機器人伺服電機的目標:到2020年,性能、精度、可靠性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詳情]
中國首條工業4.0智慧工廠示范線27日在深圳亮相,示范線主要生產電視機頂盒,該智能工廠僅僅由2人在中央監控室進行管理,而在工業4.0實現之前,僅生產線員工就要59人。[詳情]
在幫助諸多制造業企業實現自動化的同時,工業機器人也帶動了更多前沿技術。隨著工業機器人的不斷普及,行業標準制定也被提上日程,工信部將于8月15日正式實施《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管理實施辦法》。[詳情]
在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百度的聲音和名頭無疑是最響亮的。而相比之下,另一互聯網巨頭,騰訊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動作則顯得有些遲緩。不過,這也符合騰訊一貫的風格:謀定而后動,習慣了后發制人。[詳情]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9萬臺,同比增長31%,遠超全球14%的增速。預計到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在80萬臺以上,機器人密度達到150臺以上,工業機器人能否引爆"鋼鐵藍海"?[詳情]
國務院近日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詳情]
再見勝利之神,再見透明工廠。工業4.0的一場豪華盛宴,以驚人的前瞻性提前登場;而在工業4.0帷幕徐徐拉開之際,它又以驚人的速度轟然塌落。[詳情]
“十三五”智能制造熱潮不減,智能工廠項目穩步推進,帶動工業機器人的需求。此外,用工荒企業紛紛引進現代化裝備,中國工業機器人需求激增。另外,政府利好政策也會大力支持工業機器人市場的發展。[詳情]
近日,由寶鋼技術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套軋輥補油機器人在寶鋼股份投運。寶鋼股份熱軋廠1580磨輥車間,員工只需按下啟動鍵,軋輥的補油作業便由機器人完成。[詳情]
中國政府網消息顯示,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要求到2020年人工智能產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詳情]
我國的物流機器人發展雖然取得長足進步,但仍存在一定的技術壁壘,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著較大差距。如何突破技術瓶頸,提高我國倉儲機器人發展和應用水平,成為業界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