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7月26日對股東表示,該公司正考慮在德國建設新的芯片生產工廠,目前這一想法還處于初期階段。劉德音還表示,該公司也在對日本半導體工廠的建設計劃進行盡職調查,這一決定將取決于客戶的需求。臺積電正在進行每周一次的討論,評估該項目的可行性。[詳情]
TI新品SitaraTM AM2x系列 MCU發布——助力高速通訊應用發展
7月13日,德州儀器 (TI) 全新 SitaraTM AM2x MCU 產品系列新品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德州儀器 (TI) 中國區嵌入式與DLP?應用技術總監師英介紹了這款新品的“力量”。[詳情]
科技改變生活,在家居領域亦是如此。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們對建筑智能化水平和居住品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詳情]
龍芯 3A5000 正式發布:首款采用自主指令系統 LoongArch 的處理器芯片
7 月 23 日消息 據龍芯中科公眾號消息,日前,龍芯中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布龍芯 3A5000 處理器。[詳情]
隨著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化需求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開始采用工業相機代替人眼來做產品缺陷智能檢測及高精度測量,以幫助提升生產效率、節約人力成本、加速企業實現轉型升級。[詳情]
研華EI-52邊緣智能系統搭載Intel第11代處理器,助您開啟5G和AI應用時代
全球嵌入式產品及方案供應商研華科技榮幸地宣布推出新品 EI-52高性能邊緣智能系統。此款產品設計緊湊,搭載第 11 代Intel Core i5/i3/Celeron處理器,采用即插即用系統設計,為邊緣到云端互連和 5G & AI 解決方案而設計。[詳情]
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科大智慧城市研究院、CIO時代研究院聯合編撰的《重點城市大數據發展指數報告》于2021年7月18日在“第14屆電子政務(數字政府)高峰論壇”上正式發布,論壇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指導,數字政府建設服務聯盟主辦,CIO時代承辦。[詳情]
RFID、傳感器、通信定位、人工智能..這屆IOTE物聯網展看點真不少
最近幾年,物聯網這詞不斷出現在人們視角中,展現出未來中物聯網占據生活的重要性。隨著各國政策推進、技術進步和國內外巨頭廣泛參與下,使得物聯網加劇發展,RFID、通信定位、人工智能、云平臺、大數據、傳感器等物聯網技術逐漸成熟,需求側重于感知層、傳輸層、平臺層、應用層使用場景的逐步發展,物聯網產業鏈進入發展黃金期并逐步體現出規模效應。[詳情]
引領5G落地工業——施耐德電氣發布5G工業控制應用場景白皮書
2021年7月22日——隨著5G商用部署后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在生產領域,如何將5G技術落地并賦能工業企業,是工業各界期待的話題。在今天舉辦的“摯物·AIoT產業領袖峰會”上,施耐德電氣聯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發布了《5G和5G演進:工業控制應用場景白皮書》,以具體工業場景與需求入手,通過5G技術賦能挖掘出中國工業的更多潛力。[詳情]
群英薈萃,共話科學儀器和傳感器關鍵技術未來與發展 ——“科學儀器技術論壇”順利召開!
7月22日,由中關村論壇組委會辦公室指導,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北京懷柔儀器和傳感器有限公司主辦,北京懷柔硬科技創新服務有限公司承辦,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等單位支持的2021雁棲湖科學儀器和傳感器論壇(SISF 2021)同期科學儀器技術論壇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詳情]
把握網絡化新機遇,推動懷柔科學儀器及傳感器新發展 ——“網絡化傳感測試技術論壇”成功舉辦!
7月22日,由中關村論壇組委會辦公室指導,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北京懷柔儀器和傳感器有限公司主辦,北京懷柔硬科技創新服務有限公司承辦,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等單位支持的2021雁棲湖科學儀器和傳感器論壇(SISF 2021)同期網絡化傳感測試技術論壇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詳情]
羅德與施瓦茨的解決方案助力Element提升5G VoNR測試能力
基于5G新空口的語音服務,對于5G的成功部署和傳統技術的替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詳情]
7月20日,由美的、聯通、華為攜手在美的廚熱事業部順德工廠打造的5G全連接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正式亮相,同時正式上線全球智能工廠業務中首次應用的5G融合定位技術。[詳情]
7月16日,在以“打造自動駕駛網絡,加速數智化轉型升級”為主題的發布會上,中國移動發布了2021年自動駕駛網絡白皮書。國際標準化組織代表、中國移動合作伙伴代表參加會議。[詳情]
7月15日,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瑞集團)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