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語言的分別,歷來是人類交流和發展的障礙!
據《圣經》說,最早是,所有人類都講一種語言,有著一種口音,交流起來很方便。大家人多力量大,就合計著干點大事。商量來商量去,就準備建一個能通往天堂的高塔。
巴別塔越修越高,最終驚動了上帝。塔要修到天上來,這還了得。為了阻止人類,上帝想了一招,變亂人類的語言,使大家言語不通。
說啥話都聽不懂,還修啥塔?于是,人類就作了鳥獸散,修塔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這個塔,后人就取名為“巴別塔”,巴別,就是變亂的意思。
語言的力量是巨大的,語言能夠溝通,事半功倍;語言溝通不了,不僅啥都干不了,甚至可能因為誤會,引發各種爭端乃至戰亂!
然而,今天,隨著科技的進步,巴別塔即將被重建了。
二
重建巴別塔的,是一家中國公司:科大訊飛!
最近,科大訊飛發布了全球首款實時中英互譯神器:“曉譯翻譯機”。這個神器厲害到啥地步呢?
一句話:中文進,英文出,瞬間同傳!
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領域,曉譯翻譯機已經達到了大學英語六級水平,不論是學習、工作、出國旅行,它都能做你的便攜翻譯官!
不僅如此,在未來,曉譯翻譯機還將不斷拓展和學習,包括日語、韓語、日語、俄語、法語、德語等語種,為不同語言的人之間的溝通掃除障礙。
正如一把開著雙刃的劍,科大訊飛這一超級翻譯器的拋出,一定意義上,等于宣告了同聲傳譯這個職業的消亡!
是的,消!亡!
天!
我們還在評價臺上的女翻譯漂亮不漂亮的時候,同聲傳譯這個職業,說不在就不在了......
三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一日千里的科技,正使一切堅固的,變成脆弱的;使一切巋然不動的,變成變動不居的。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你處身的行業,會正如大地坍塌,最終只剩下熔巖中的廖廖孤島。
在越來越多的領域,人工智能正在快速超越人類。這也意味著,大批的翻譯、記者、收銀員、助理、保安、司機、交易員、客服……都可能在不遠的未來,失去自己原來的工作。
對此,斯坦福教授卡普蘭做了一項統計,美國注冊在案的720個職業中,將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在中國,這個比例可能超過70%。
這也就是說:不僅僅是同聲傳譯,今天我們賴以生存的職業,或在不遠的將來,就可能被機器取代!
人工智能的大潮洶涌,不是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
鐮刀之下,我們都是韭菜!
四
作為歷史進程中的一份子,人生最重要的任務是“追隨歷史運行的方向”,不要莫名其妙被歷史碾死。
面對人工智能,最可怕的是:時代已經不是那個時代,人還是那個人。
現代教育的起源,是17世紀的德國,其教育是為大機器工業服務的,他們要培養的是整齊劃一的人,主要是為培養勞工服務。然而,智能時代,可以確定不需要太多流水線上的工人和中層白領;未來教育應該是探索而不是應試。未來教育最重要的是藝術的感覺、科學的思想。
對此,華為的任正非表達過自己的擔心:未來社會是一個智能社會,資本可能大規模雇傭‘智能機器人’,兩極分化會更嚴重。我們需要培養的,是高級技師、專家、現代農民……
馬云說得更直接:未來三十年是最佳的超車時代,如果我們繼續以前的教學方法,對我們的孩子進行記、背、算這些東西,不讓孩子去體驗,不讓他們去嘗試琴棋書畫,我可以保證:三十年后孩子們找不到工作。
如果說,中國經濟的上一波紅利是“人口紅利”,人口紅利是按人頭算的。下一波紅利是“人心紅利”,將每個人內心深處的熱愛和興趣激發出來。
因為,只有那些有溫度的服務,才是機器無法取代的疆域!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