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布的《惠州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2016—2018年)》及其行動計劃(以下簡稱供給側方案)提出,在2016年到2018年的3年內推動60%以上規模以上企業開展技術改造,企業技改投資年均增長15%以上。[詳情]
2015我國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地位,長三角、珠三角等制造業優勢地區正快馬加鞭進入“機器人時代”。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數據顯示,在本土機器人銷售市場的占比中,我國自主品牌僅占28%。守著最龐大的機器人市場,國產機器人僅靠價格優勢還難以獲得市場主導地位。[詳情]
戴家鵬,是郭臺銘挑選出來實施實現機器人三年計劃的人。近期,記者對富士康自動化總經理戴家鵬進行了專訪,復原過去四年富士康在機器人和自動化生產領域的探索過程和思考。[詳情]
北京時間5月18日凌晨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有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家電生產商美的集團已經接近于披露對德國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庫卡公司(KukaAG)發起的一項收購要約,這可能會成為由一家中國企業對一家外國公司發起的規模最大的主動收購要約之一。[詳情]
在兩會上李克強總理重點講“互聯網+”。互聯網+”制造業就是“中國制造2025 ,那就是尋找全新的業務模式、工作方式和商業模式。[詳情]
海爾電器2015年年報顯示,營收同比下降6.42%;美的集團發布的年報中,營收同樣出現下滑,比例在2.28%;而放言沖擊2000億的格力,前三季度同樣出現了負增長。曾叱咤行業的長虹電器在2015年出現了近20億元的巨額虧損。[詳情]
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領導人的某句話時常會成了這個國家經濟發展走向的信號彈。“我想,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會使中國經濟飛起來”,李克強總理的話一出,就讓“互聯網+”的概念從熱火朝天到蒸蒸日上。[詳情]
5月10日,在2016年云計算與大數據在智能工業中的發展及應用高峰論壇上,與會專家認為,信息技術和全球工業系統正在深入融合,給全球工業帶來深刻的變革,創新了工業企業的研發、生產、運營、營銷和管理方式。[詳情]
也許在機器人理解人類的感情前,人類已經愛上機器人了。國產服務機器人最近兩年發展的如火如荼,但是無論是專注于機器人整機還是相關配件和技術企業,目前能實現盈利的少之又少。[詳情]
近日,澳大利亞一些大型光熱發電項目開發商表示,澳大利亞通過建設大型光熱電站來取代火電站的夢想已觸手可及。[詳情]
博世集團于5月12日在上海發布互聯業務的全新戰略,并宣布未來將在中國市場全面推進。2015年,在中國“新常態”的市場背景下,博世依然在華取得穩健增長,合并銷售額再創新高,達770億元人民幣。[詳情]
互聯網醫療給患者就醫帶來了很多便利。大量醫院已經開通了諸如在線掛號,化驗單、檢查報告推送,在線繳費等一系列服務。[詳情]
中國移動物聯網客戶規模突破2600家 聯網接入終端達2300萬臺
在5月17日舉行的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正茂發表了題為《搭建萬物互聯開放平臺,助力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的演講。[詳情]
在德國“工業4.0”的概念提出之后,時隔兩年,工作組發布《保障德國制造業的未來——關于實施工業4.0戰略的建議》,宣告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詳情]
據介紹,“搜狗智能導航”作為一款Hand-free&Eye-free的全語音交互產品,能夠為用戶提供從搜索到導航的全程智能化、一體化語音服務。它既可以運行到手機上,也可以通過互聯協議連接到車機,或直接運行在車機操作系統上。[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