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類飛上藍天的那一刻開始,飛機作為承載人類夢想的翅膀就在不斷進化。眾所周知,航空裝備作為一個國家的戰略性產業和大國崛起的標志,也是博弈世界舞臺和參與國際競爭的制高點。它的巨大高技術發展引擎,不僅推動了世界科技進步,更帶動了全球經濟的飛速發展,去年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中,也將以航空航天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作為核心工程。[詳情]
中國的制造業一直是影響中國國民經濟的一大因素,其占我國GDP的比重一直處在40%以上,雖然這一比重在近年來有下降的趨勢。最新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與德勤聯合制作的《2016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指數》報告顯示,中國仍是目前最具競爭力的制造業國家,緊隨其后的是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詳情]
工信部擬制定“機器人產業發展規范”,目前正征求相關專家和企業的意見。[詳情]
最近,華為也在準備進軍無人機領域。但和小米不同的是,華為這次做的并不是一款完整的無人機,他們在開發并準備銷售的是無人機用的芯片。[詳情]
“工業4.0”是德國政府旨在將信息通信技術同傳統制造技術進行深度結合以保持制造業世界領先地位的一項發展戰略,將對全球制造業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詳情]
精密加工篇 | 《中國制造2025》解讀之:推動高檔數控機床發展
數控機床和基礎制造裝備是裝備制造業的“工作母機”,一個國家的機床行業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是衡量其裝備制造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中國制造”2025將數控機床和基礎制造裝備行業列為中國制造業的戰略必爭領域之一。[詳情]
隨著智能化的程度提高,機器人傳感器應用越來越多。智能機器人主要有交互機器人、傳感機器人和自主機器人3種。[詳情]
中國制造業在世界經濟的推動下,在前兩年發展迅速,然而現在國際經濟環境不景氣,同樣也對我國的經濟產生了嚴重影響。[詳情]
“工業4.0”是德國政府旨在將信息通信技術同傳統制造技術進行深度結合以保持制造業世界領先地位的一項發展戰略,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這一概念自提出以來,實施路徑日漸明晰,但全面實現“工業4.0”目標依然任重道遠。[詳情]
在“2016 ABB自動化世界”活動期間,ABB過程自動化業務部總裁唐維詩 (Peter Terwiesch)和ABB過程自動化業務部中國區負責人蔣海波在媒體交流會上分享了ABB過程自動化業務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戰略調整、市場機會以及ABB最新的“物聯網+”技術如何幫助各行業用戶提升效率,持續優化運營。[詳情]
工業和信息化部擬制定“機器人產業發展規范”,目前正征求相關專家和企業的意見。在7月12日舉行的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孫峰對外界宣布了上述信息。[詳情]
亞馬遜旗下云計算部門AWS剛剛收購了一家名為Cloud9的軟件開發工具創業公司。Cloud9周四披露了這項交易,但并未透露具體金額。[詳情]
通用電氣數字部表示,到2030年,全球工業物聯網總投資將達60萬億美元。通用電氣數字部和日立Hitachi Insight Group不是工業物聯網的唯一參與方,他們專注于使工業物聯網成為智能環境的核心,在工業物聯網投資上更是一擲千金。[詳情]
本文由曾在兩個世界五百強公司擔任技術管理的范佑行先生編寫。其所倡導的“模塊化工廠管理系統”在當今工業4.0的風潮下,對企業進行工廠管理有著良好的借鑒意義。[詳情]
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比亞迪正計劃增發新股,三星將斥資5000億韓元(約合4.4億美元)購入比亞迪4%的股份。[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