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時代,“新基建”意義不言而喻。但要用好“新基建”,使其成為化解疫情影響、撬動經濟的有力杠桿,關鍵還要把握好這個“新”字。 5G、數據中心等之所以被稱為“新基建”,是因為隨著經濟社會步入數字時代,光纜、移動通信等網絡設備設施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基礎性支撐作用。不過區別于傳統基建,“新基建”還有著更為廣闊的空間與內涵。[詳情]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日前就科技創新支撐復工復產和經濟平穩運行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介紹,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隔離防控的需求下,新技術的應用和新模式數字化產品快速增長,科技部將進一步加大寬帶通信、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研發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力度。[詳情]
?區塊鏈多中心化、分布式賬本、共識機制等手段和特性,將對解決信息共享效率低、身份驗證難、不可全程追溯等問題起到極大作用,江蘇一家研究機構利用這一特性研發一套系統運用于流行性疾病防控,目前已經進入測試階段。[詳情]
?踩上“新基建”風口,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基礎配套設施,再次迎來發展機遇。[詳情]
旨在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基礎設施,推動實現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新基建”,正在成為轉型升級中的汽車產業的一次新機遇。而汽車產業智能網聯發展已經橫跨5G、新能源汽車、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諸多領域,成為“新基建”落地的一個重要載體。[詳情]
?疫情讓國內制造業經受了一場大考,面對返崗延遲、物流受阻、原材料供應難等問題,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融合產物,通過連接工業經濟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有效助力復工復產。[詳情]
在今日智能+學院舉行的第六期第2場公益直播上,中國電信政企客戶事業部產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中心主任張東,進行了以《中國電信5G+工業互聯網助力行業復工復產》為主題的分享。[詳情]
近期,中央多次就新基建作出部署,權威媒體把5G、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列入新基建范疇。在當前疫情影響波及全球、經濟社會數字化發展需求迫切的情況下,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代表的“數字新基建”正成為經濟工作的重要抓手,并將塑造我國未來數字化競爭的新優勢。[詳情]
?2月22日,工信部召開加快推進5G發展、做好信息通信業復工復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強調要加快5G商用步伐,推動信息通信業高質量發展。會議要求,基礎電信企業要及時評估疫情影響,制定和優化5G網絡建設計劃,加快5G特別是獨立組網建設步伐,切實發揮5G建設對“穩投資”、帶動產業鏈發展的積極作用。[詳情]
機器視覺被稱為自動化的眼睛,在國民經濟、科學研究及國防建設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特別今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的防控戰中,基于機器視覺技術的系統及設備更加大量應用,通過機器視覺實現引導、定位、識別、檢測的自動化生產流程。[詳情]
機器視覺軟件的領先提供商MVTec Software GmbH與工業通訊的市場領導者德國赫優訊(HILSCHER)發起了技術合作,以簡化機器視覺與PLC控制系統的集成。[詳情]
來自GSA的最新報告顯示,目前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推出了70張商用5G網絡。[詳情]
莫斯科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用于金屬離子電池的鈦基電極材料,他們稱挑戰了該元素陰極電位的感知智慧,這可能為研究人員提供一個可持續設計、經濟高效的鈦基電極的場地。[詳情]
近日,施樂公司試圖“蛇吞象”收購惠普的事件又迎來了新的進展。據悉,美國打印機制造商施樂已經正式宣布放棄對惠普350億美元的現金加股權惡意收購要約。[詳情]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的一次會議。會議決定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5G網絡、數據中心、新能源汽車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進度,這樣讓“新基建”瞬間成為熱詞。[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