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Science》發表哈佛團隊“水上漂”機器人,居然源于哈工大
兩年前,南韓首爾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魏斯仿生工程研究院,在大名鼎鼎的《Science》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們深入透徹的研究了水黽的運動機理,研究了一款可以在水上行走,跳躍的仿生機器人。 [詳情]
到了2025年左右時,我們可以用3D技術一次打印出6米長的游艇,之前制造45米長的超級游艇要2年或者3年,未來可能只要90天。 [詳情]
土壤本身是個高度不均勻的介質,采樣誤差遠遠大于分析誤差。土壤污染研究中的采樣問題可能成為時下土壤檢測行業的瓶頸。為此我們有必要說說土壤采樣如何減少誤差這一問題。 [詳情]
最初只是作為方便手機解鎖功能的元器件——指紋識別傳感器,如今在智能手機移動支付業務的帶動下,已經變成要為移動支付把關的重要安全元素。據業內人士分析,目前的指紋識別市場,大多來自于OEM廠對全玻璃設計與防水功能的需求。 [詳情]
最近,香港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了一種嶄新的納米復合材料傳感器,可直接噴涂于平坦或彎曲的工程結構,如火車路軌和飛機結構。 [詳情]
創意無極限,儀表大發明。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項國家發明授權專利——自充電式電磁流量計。該專利由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申請,并于2017年7月11日獲得授權公告。 [詳情]
PCB又被稱為印刷電路板,它可以實現電子元器件間的線路連接和功能實現,也是電源電路設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今天就將以本文來介紹PCB板布局布線的基本規則。 [詳情]
首先簡單的概括下48系統,是在12V系統的基礎上進行結構拓展,保留傳統的12V電路,額外增加獨立的48V電路。一般來說,12V電路用來處理例如照明、點火、音響系統等傳統負載,48V系統用來處理空調系統、制動能量回收系統、主動懸架等底盤系統。 [詳情]
開關電源的EMI干擾源集中體現在功率開關管、整流二極管、高頻變壓器等,外部環境對開關電源的干擾主要來自電網的抖動、雷擊、外界輻射等。 [詳情]
12日,在電科院張北試驗基地17號機位,搭載著東方風電自主開發直驅電控系統的DF2.5MW-110試驗機組順利通過電科院的低電壓穿越測試,向“百日會戰”勞動競賽報捷。 [詳情]
日前,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科學家研發出一種3D打印自愈凝膠,凝膠的質地類似牙膏,但被施壓時,它會像液體一樣流動,并且能形成一個固體形狀。這種基于聚合物的自愈凝膠可在損傷后進行自我再生,其表現跟活組織非常像,最終或可用于修復碎裂的屏幕。 [詳情]
石墨烯和太赫茲,一個是面向未來的新材料,一個是面向未來的新技術,兩者貌似不搭茬。不過,最近它們“碰撞”在一起,產生了絢麗的“火花”。 [詳情]
氧傳感器中毒是經常出現的且較難防治的一種故障,尤其是經常使用含鉛汽油的汽車,即使是新的氧傳感器,也只能工作幾千公里。如果只是輕微的鉛中毒,接著使用一箱不含鉛的汽油,就能消除氧傳感器表面的鉛,使其恢復正常工作。 [詳情]
有人會說,原來的機械電表用電度數“躺在”表上一目了然,智能電表屏上的字跳得眼都花了,完全看不懂。電子屏上跳啥呢?仔細看看,不過是剩余金額和當前總電量兩個數在自動循環顯示罷了。 [詳情]
最近,香港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了一種嶄新的納米復合材料傳感器,可直接噴涂于平坦或彎曲的工程結構,如火車路軌和飛機結構。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