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國鋼鐵行業發展遇到了瓶頸,它的高耗能、高污染物排放與我國產業生態化的發展要求有一定差距,制約了行業發展,而這些是當前我們必須面對和盡快解決的問題。”近日,在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主辦的第一屆全國鋼鐵與能源化工行業協調發展研討會上,寶鋼股份中央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毛新平說。[詳情]
為支持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今年年初以來,遼寧省生態環境廳、省財政廳等多部門統籌協作,認真編制渤海治理方案,大力爭取國家政策及資金支持。截至目前,遼寧省籌措下達11億元,支持遼寧省環渤海各市開展河口濕地及岸線海灘綜合治理、建設入海河流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等。[詳情]
將一張特制的IC卡貼近垃圾箱上印有紙張標識的掃碼區,垃圾箱的投放口隨即自動開啟……在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水岸華苑小區,兩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利用率非常高,小區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逐步提升,過去垃圾不分類、混投放、亂投放等現象大為改觀。[詳情]
隨著數據分析應用在水務行業的滲透與發展,水務信息技術對行業的影響日趨顯著。通過數采儀、無線網絡、水質水壓表等在線監測設備實時感知城市供排水系統的運行狀態的智慧水務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自“十二五”以來,中國水務行業的投資規模不斷增加,而隨著新興技術和智能工業的不斷融合,相應的,智慧水務的市場也將隨之釋放。目前,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相關協會,都還沒有對智慧水務提出明確的定義。而與此同時,供水現狀和水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卻讓智慧水務的發展時不我待。[詳情]
高鹽廢水處理是現階段工業發展面臨的重大環保問題。綜合利用是解決高鹽廢水瓶頸的重要路徑。高鹽廢水回用技術的應用是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高鹽廢水處理現狀及研究進展展開論述。[詳情]
隨著越來越多城市進入垃圾分類的“強制時代”,垃圾分類成為這段時間的熱詞。近日,首都科技條件平臺能源環保領域中心(北京市可持續發展科技促進中心)主辦、中關村綠創環境治理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承辦了北京生活垃圾分類與處置模式建立科技支撐研討會,來自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對北京市生活垃圾應該如何分類、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及處置的合理性等問題展開了討論。[詳情]
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置是消除危險廢物污染屬性的過程,通過焚燒、填埋、物化等手段,對危險廢物進行減量、徹底的形狀改變或與環境徹底隔離等方式,避免對環境造成危害。對不可資源化利用或可資源化利用價值極低的工業廢物,危廢企業一般以收費的形式進行收集處理,統稱為“無害化處置”。[詳情]
近期,人們廣泛關注垃圾分類問題。表面看,垃圾分類是個認識問題,分類再細,認識清楚就好。確實如此,日本垃圾分類經常被媒體報道,不但細致,而且有固定的投放時間。市民也形成習慣,一切順其自然。日本垃圾處理得很好,民眾也沒諸多抱怨。據說,外地游客在日本不習慣的是很難找到垃圾桶。因為其市民已形成了自帶垃圾袋、自行處理垃圾的習慣。不但日本如此,不少發達國家也如此。他們早就開始垃圾分類,各類垃圾分類細致,有固定的投放時間。[詳情]
不少生產企業的VOCs在線系統的維保是交給第三方企業來實施的,VOCs在線監測數據的準確保障需要有一個專業的在線維保單位來支持,那么常見的VOCs在線系統的維保要點有哪些,下面羅列了一些重要的要點:[詳情]
天津厲害了!關停2.1萬家“散亂污”企業 關閉100多家園區!
日前,天津市生態環境局于今年5月,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共檢查企業2424家次,共處罰款911萬元。[詳情]
近日,貴州省生態環境廳為貫徹落實《中共貴州省委 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貴州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和生態環境部印發的《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方案》(環大氣〔2019〕53號)有關要求,深入實施《貴州省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工作方案(2018—2020年)》,推動我省揮發性有機物(VOCs)綜合治理,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印發了《貴州省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實施方案》。[詳情]
近年來,湖北省黃岡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決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部署,著力抓重點、攻難點、增實效,努力打造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的黃岡樣板,生態環境質量穩中有升。但同時,黃岡市生態文明建設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水、大氣、土壤環境質量與群眾期待還有一定差距。[詳情]
7月30日,圍繞“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升城市品質形象”工作情況,武漢市人大常委會開展專題詢問。針對常委會委員提出的垃圾分類問題,市城管執法委負責人介紹,今年年內力爭進入強制分類階段。[詳情]
鋼鐵冶煉是高耗能重污染行業,而燒結煙氣又是鋼鐵企業主要排放的大氣污染物,它約占整個鋼鐵企業排放總量的50%以上。隨著國家環保排放標準的不斷收緊和“十三五”期間實行污染物總量控制政策的影響,對燒結煙氣的治理將成為鋼鐵企業的重點工作。[詳情]
近年來,秦皇島矢志不移地將“生態立市”作為“四市戰略”之首,瞄準“京津冀城市群生態標兵城市”和“一流國際旅游城市”的目標持續發力,藍天保衛戰、碧水攻堅戰、凈土持久戰三大戰役務求必勝。數據顯示,進入今年6月份以來,該市空氣質量明顯好轉,位列全省第3名:當月PM2.5平均濃度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68%;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096,同比下降10.43%。[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