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至20日,TCL戰略孵化的工業智能領軍企業格創東智再次亮相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2025鏈博會),以“AI+工業”為題,揭開AI時代泛半導體領域智能工廠轉型路徑。7月18日上午,TCL實業副總裁、格創東智CEO何軍出席數字科技主題活動,發表題為《AI領航,鏈動新質——TCL智能工廠的生產力革新之路》的主旨演講,并做客CGTN與央視頻等頭部媒體直播間。作為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經過前兩屆精心培育,本屆鏈博會創新味更濃、國際范更足、“鏈接度”更高。同時,AI成為本屆展會的最大亮點,美國英偉達、宇樹科技等一眾AI明星企業競相“綻放”,聯合多個生態伙伴展示AI終端成果。
此次參展不僅延續了往屆鏈博會“技術+場景”的展示模式,更是首秀了基于工業AI大模型的創新平臺和解決方案,在工業AI大模型工坊展區,“章魚智腦Agentic AI 平臺”的現場演示,吸引了數千名代表團的駐足與咨詢。該平臺支持25+主流模型接入,通過可視化RAG知識庫和智能體編排引擎,讓一線工程師“拖拉拽”即可開發AI應用,例如設備知識庫助手“小魯班”,實現故障秒級響應與SOP沉淀。在工業AI智勝方案區域,格創東智AI驅動的自主可控的能碳、質量、設備自動化的端到端工業智能解決方案躍然眼前,廠務能碳大腦系統以AI優化廠務能耗,年省電費超千萬;QMS質量管理系統已實現集成AI輔助8D報告生成,提升良率管理效率;EAP設備自動化系統通過智能分析實現配方優化,運維成本降30%。這些展示亮點不僅突顯技術突破,更彰顯格創東智“AI+工業軟件+智能裝備”三大戰略支柱的實踐張力。
7月18日上午,何軍現場首次分享了TCL工業智能化核心路徑,在AI領域,TCL正采用“消費端+制造端”雙向驅動轉型格局,匹配適用的AI落地解決方案。何軍結合TCL全面數字化的變革過程,精煉出規劃集團級AI平臺與場景建設的五大路徑:一是建設數字化組織;二是選擇最佳落地路徑;三是選擇重點行業打造垂域大模型;四是面向通用場景快速落地;五是持續整合內外能力,深耕行業,提升競爭力。
以整合內外能力為例,2025年4月,格創東智與香港大學共建的工業AI聯合實驗室,在核心專業領域,借助外部力量,實現關鍵技術突破。從中央到產業,TCL持續踐行“以AI鑄鏈強基,構建新質生產力”的目標。該分享也得到了CGTN記者的關注,何軍在接受其采訪時表示,此次格創東智與香港大學深度合作,也是繼續加強我們在供應鏈上的能力,依托港大尖端運籌學模型與TCL華星的產業鏈協同實戰場景,重點投入AI在供應鏈領域的能力建設。值得關注的是,早在2009年,TCL已經開始探索AI技術,每年研發投入高達140億,并在2024年實現AI在多個領域應用,AI經濟效益高達5.4億。
作為TCL工業智能化板塊的主力軍,格創東智自主可控的工業智能解決方案已在TCL產業和多個行業頭部企業驗證實效。在TCL華星,助力其打造了中國首座核心CIM系統100%自主可控的半導體顯示智能工廠,工廠自動化率達到業內頂尖的98%,實現精益化生產管理和極致良率;在半導體領域,中芯國際、武漢新芯等項目實現交付滿意度100%。
格創東智的鏈博之旅,是TCL“科技+產業”戰略的縮影。從工業AI破局公式到實戰案例,從香港產學研到全球客戶賦能,公司正以創新引擎推動產業鏈智能化躍遷。未來,格創東智將持續深化“3+1+N”發展戰略,讓AI成為制造業的細胞級滲透力,為中國智造書寫高質量新篇章。
(審核編輯: 光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