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重點圍繞充分發展數字經濟部署了八大任務。同時明確提出了發展目標,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數字化創新引領發展能力大幅提升,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取得顯著成效,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完善,我國數字經濟競爭力和影響力也將穩步提升。
“十四五”規劃落地
各地數字經濟建設提速
“十四五”是我國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產業提質增效升級的關鍵時期。“十四五”規劃將數字經濟獨立成篇,足以看出中央對數字經濟發展的高度重視,也意味著數字經濟已成為我國重要的戰略部署和發展方向,并成為我國經濟實現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創新驅動力。
事實上,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頒布及相關政策細則的不斷印發背景下,多地公布了推進基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計劃書”。
各地規劃匯總
北京市
2022年北京市強化科技賦能、數字賦能,著力在細微之處改善城市品質。實施智慧城市發展行動綱要。
上海市
2021年,上海市制定了新基建“35條”等一系列政策,2022年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是上海市的主攻方向之一,推進經濟數字化、生活數字化、治理數字化。
重慶市
重慶市推動數字技術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高水平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夯實數字基礎設施,深化“云長制”改革。
四川省
四川積極促進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培育數字應用新業態。加快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智慧醫療、智慧康養、智慧交通、智能建造等數字應用場景。
河南省
河南省以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為牽引,大力推動數字河南建設。推動傳統基礎設施智慧化升級。
福建省
福建省明確將高起點培育經濟新動能,全力發展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著力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堅持把數字福建建設作為基礎性先導性工程。
遼寧省
遼寧省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規范數字經濟發展,營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
可以預見,在中央政府及各地方政府的規劃指引下,數字經濟建設將迎來高速發展期。在此背景下,作為數字經濟的關鍵要素,數據資源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數據如過去的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一樣,成為新經濟時代的生產要素。
數據要素價值待釋放
盈嘉深耕智慧空間數據建設
數據的爆發增長、海量集聚蘊藏了巨大的價值,也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如不同行業、不同區域、不同群體間存在數字鴻溝;數據資源規模龐大,但價值潛力還沒有充分釋放等問題。
《規劃》中就明確指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存在著城市數據數據不全、不通、不準、數據孤島、數據陳舊、多源多層、標準不一等突出問題。
作為智慧空間的引領者,盈嘉互聯一直深耕智慧空間領域,致力于解決空間數據的解析、融合、管理等難題,充分解放數據要素的生產力,賦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盈嘉自主研發智慧空間操作系統BOS(Building Operating System),系統具備多源異構數據的解析與融合、專業的數據組織管理、基于AI空間理解與計算、云、邊、端協同能力,實現了對數據的深度融合、高效治理、有效管理,達成了通過數據要素放大、疊加、倍增作用賦能智慧空間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效能。
盈嘉自主研發智慧空間操作系統BOS框架圖
盈嘉BOS通過創新的數據治理方式,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將建筑的工程圖紙快速轉化為計算機可識讀的結構化數據,并將這些描述建筑體的空間數據,以數據接口的方式快速賦能給各行業的業務使用,已廣泛應用于能源、工業、交通、城市等基礎設施行業,為政府的精細化管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以及百姓的生活提供空間大數據服務。
數據作為數字經濟時代最為活躍的生產要素,是壯大數據產業的關鍵要素,是加速數字技術創新的“催化劑”,是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新能源”。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根本所在。隨著互聯網、5G等相關技術的發展與成熟,在數字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科技的引領下,利用新技術破局在新一輪調整中已初見端倪。盈嘉互聯將時代賦予的數字經濟轉型、發展的社會使命和生態伙伴賦予的行業變革使命擔于肩上,以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意志,將持續夯實“數據底盤”,引領智慧空間產業前行,助力生態伙伴成功,合力共贏,共創智慧世界。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