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0-12日,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和CIO時代聯合主辦,《中國信息化》雜志社協辦,新基建創新研究院作為智庫支持單位的“第七屆中國行業互聯網大會暨CIO班16周年年會”在北京召開。本次大會匯聚了數智時代的頂尖行業專家、研究學者、優秀CIO群體和科技服務商,聚焦大會主題“數字化賦能產業大變革”紛紛發表重要觀點。
在本次活動上,信服云CTO曹心馳先生在現場發表主題演講:讓數字化,更簡單,更安全。與此同時,深信服還榮獲本次大會頒發的“2021優秀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獎項。
以下內容為根據曹心馳先生現場演講整理而成.
曹心馳:尊敬的姚院長,李會長,各位領導大家上午好,我們也已經連續幾年參加CIO大會。深信服這幾年主要聚焦在兩大領域,一個是安全,一個是云計算,今天我主要跟大家談談深信服這幾年對數字化轉型的思考以及我們如何服務好客戶。
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企業的數字化要怎么做?基礎設施要怎么搞?怎么真正地幫助企業做數字化轉型?這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我們希望以賦能的形式簡化客戶在數字化方面的困難和挑戰,讓這個事情變得更簡單。
企業數字化轉型,有三個最大的目標,第一個目標是用數字化技術促進主業的增長。過去我們生產的是安全的設備、云計算的設備和云計算的軟件,今年我們公司在安全和云計算兩大業務體系里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把所有原來的產品,無論是云的還是安全的,通通轉化為服務化交付的產品。因為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很多企業不是IT公司,沒有這么大的IT投入。這些企業做自己生產數字化轉型的時候,沒有這個能力像互聯網公司一樣,快速的用科技手段做這個事情。
第二個目標是數字化實現智能運營。數字化驅動業務最核心的變化是,企業運營管理的流程里,每個環節的決策不完全依靠人,而是各個組織之間通過數據相互驅動,,這就需要建立以數據為中心的企業精準化、智能化運營體系。
第三個目標是數字創新商業變現。當企業做大做強后一定會把數字化技術輸出成產業,交給上下游合作伙伴去做,最后形成產業。
企業做數字化轉型的時候體系非常龐大,流程之間的關系也非常復雜,要將這個體系和流程數字化,需要面臨很多挑戰。
數字化的核心是生產過程源于數字化技術,很多非科技的公司的數字化技術人員比較少。而數字化技術的應用需要引入大量安全、開發方面的人才,這些企業現有的IT投入和成本很難支撐這個事情。
IT工作原來是支持的工作,CIO過去是科技技術的應用者,后來變成了CISO,又變成CDO,這種角色變了以后,IT部門的能力可以快速隨之變化嗎?
我們給一些企業做安全評估分析的時候發現,企業整套數據庫體系全部都暴露在外面,作為一個稍微懂點安全技術的黑客,把數據庫全部復制下來是很容易的事情。這會有什么樣的風險?
面對這些挑戰,有的企業會嘗試把這些事情交給專業的服務商。但是交給服務商也有一些問題。比如公有云和私有云,公有云的問題是業務的數據安全和數據主權到底在哪兒。還有一些合規的問題,比如一些重要的信息,一旦暴露會產生各種風險。
第二是自己建私有云,好處就是像自己家的保險柜一樣安全。但是私有云的成本比較高,技術很復雜,需要的開發人員比較多。
我們過去一直想做私有云,但是我們發現,交給客戶的私有云,客戶也用不好也管不好,因為客戶自己的能力有限,只能把私有云當成物理設備去用,根本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我們一直在想,我們如何幫助有很高安全訴求的企業做數字化?如何幫助非科技型的企業做數字化?如何把云計算技術普惠到更多企業去?于是我們自己創新了一個云:信服云托管云。
信服云托管云到底是個什么東西?我們給它兩個定義,它是一個私有云,但是以服務化形式交付的,安全級別很高。托管云里面的硬件、安全、合規、運維都可以托管,特別是硬件的主權都屬于用戶自己的,跟用戶過去用的機房的體驗是一樣的,而托管云做的就是把機房里的業務全部幫用戶管理好。
信服云托管云大部分用戶是企業用戶,所以更多的時候需要有人去參與治理,而不是全自動化。人機共治分為線上和線下,在線上解決基礎平臺的運維工作,在線下解決實際的運維問題,從而徹底把IT基礎架構的運維工作釋放出來。大部分企業的IT運維工作量很大,責任也很重。我們想用人和智能的技術,遠程在線化、服務化的幫用戶把安全的云做好。
信服云托管云有三個比較重要的特點,第一是就近接入,我們在全國計劃三年內建1千個節點,二三級的城市我們都有一些點在建。
第二是管家式的服務,解決的是數據中心的問題。
第三是安全責任共擔,有些安全責任是客戶自己的安全責任,有些責任是服務商的安全責任,中間還有些雙方沒有界定那么清楚,我們希望共擔責任,由我們扛更大的責任。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