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科技企業霍尼韋爾發布《煉化行業低碳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針對煉化行業及企業面臨的轉型挑戰和創新需求,提出策略指導和技術建議。這是繼今年5月發布《未來煉廠白皮書》后,霍尼韋爾再度建言煉化業的低碳轉型發展。
在霍尼韋爾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副總裁兼亞太區總經理劉茂樹看來,煉化業減碳的主戰場在企業,需要企業根據實際情況拿出具體方案,主動出擊助力行業低碳轉型。
“對企業而言,樹立減碳目標要針對自身的實際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做到有的放矢。具體工業技術的選取、數字化的技術的應用,必須要實事求是,分階段實施。同時,企業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工業技術和系統來幫助完成減碳目標。”劉茂樹表示,“以霍尼韋爾自身為例,從2004年到現在部署了5700多個減碳的項目,每年可以給公司節省1億美元以上的成本。這有力證明了,企業完全可以在助力行業減碳的同時,實現自身的增效。”
據霍尼韋爾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亞太區首席技術官周麓波介紹,本次發布的白皮書主要圍繞中國煉化企業所面臨的轉型升級挑戰與機遇,從原料、工藝、排放及運營四個主要環節,為企業提供先進的轉型升級策略及技術解決方案。
“低碳白皮書通過理清未來煉廠和低碳技術的思路,讓企業明白減碳是切實可行,提高行業對減碳的信心。”周麓波說,“白皮書既提出了現有的技術,更為煉化企業指出了未來發展的方向。”
周麓波同時表示,事實上,當前企業實施減碳,首要的難點在于沒有理清思路,對未來感覺不確定。“白皮書主要就是讓企業明白,一方面,自身可以做到低碳轉型;另一方面,在技術進步的情況下,減碳不僅不會有負作用,還會有正向效果。減碳實際上就是提高效率,和企業效益是正相關的。比如,分子管理技術可提高碳氫轉化,這樣一來,原料中的碳氫都轉化為石化產品,大大提升了轉化效率。現在的壓力在于,很多企業不清楚自己的實際情況。如果可以好好分析,根據實際情況按實際步驟走,并引進新技術,就有實現減碳的可能。
據了解,今年8月,霍尼韋爾成立了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低碳中心,并同多個相關方建立了聯動合作關系,共同推動整個產業鏈的低碳發展。此次發布的白皮書就是該中心發布的第一份白皮書,其既包含了霍尼韋爾公司內部積累的低碳技術、實踐經驗,同時還綜合霍尼韋爾與客戶合作過程中獲得的反饋和產生的新觀點,因此具有務實性強、可操作性強的特點,也代表了一定的未來趨勢。
劉茂樹同時強調,目前,減碳已經成為全世界共同的目標,因此,針對中國煉化業的解決方案也同樣適于推廣至全球。“中國煉化業的減碳場景較為復雜,實現降碳目標難度較大,因此,中國煉化業實施減碳取得的經驗、應用的技術,完全可以推廣至全世界,從而助力全球煉化業的降碳。”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