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6日——在11月5日至10日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第四屆進博會)期間,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在能源低碳及環保技術專區(展位號:3號館 3B3-006),發布了《轉型中的中國制造企業───數字化賦能綠色智能制造高管洞察》。
當前,中國已經進入經濟社會全面數字化轉型的時代,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的制造業更是面臨產業升級和低碳轉型兩大挑戰,而數字化正是應對重重挑戰的最佳途徑。數字化不僅賦能企業探索新的價值和商業模式,同時助力打造韌性供應鏈。此外,借助數字化能夠優化生產和運營,促進效率尤其是能源效率的提升,因而也是當下實現碳中和最可行、最有效的武器。
為了深入了解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現狀、挑戰與布局,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近期對一百多家大中型制造企業和高管展開深入調研,并將成果集結于這本白皮書。“希望我們來自一線的實踐和洞察,能為中國制造業實現雙轉型、邁向綠色智能制造提供有價值的指引。”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中國區戰略與業務發展負責人、商業價值研究院院長熊宜表示。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中國區戰略與業務發展負責人、商業價值研究院院長熊宜
從概念走向價值,中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現狀透視
在低碳發展與產業升級的雙重壓力之下,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制造企業的“必選題”。針對制造業在轉型道路上遇到的難點和痛點,施耐德電氣深入115家大中型制造企業調研,探查現狀并尋找路徑,希望助力制造企業加速實現綠色智能制造。
調研發現,企業普遍實踐積極,但整體數字化水平較低。除了不足10% 的企業尚在工廠數字化籌備討論階段外,已經有 83% 的企業進入到不同程度的實施中。其中,近一半企業還處于初步階段,只是試點嘗試和局部改造,而實現數據價值鉆取的企業僅為13%。
而且,轉型的首要驅動力來自企業內部,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這一點受到了超過9成受訪企業的一致認同。此外,來自產業鏈的生態壓力、行業內部競爭壓力、政策壓力等同樣有著重要的影響。
同時,數字化轉型的實際效果與預期仍有差距。在落實工廠數字化之后,只有46%的企業認為轉型效果符合預期,并且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認為效果超過預期。在制約原因中,投入過高而回報率偏低、缺乏數字化轉型的人才,以及數字化技術與業務難以整合位居前三。
內外兼修,數字化轉型路線需差異化定制
自2015年中國提出制造強國戰略后,綠色智能制造成為每一個中國制造企業的發展方向。調研發現,在現階段,制造企業期待數字化可以提升的是生產管理、供應鏈、研發、工藝等相對傳統的基礎核心能力。而放眼 2025 年,國家制造業戰略綱領的第一個十年節點,企業則注重兼顧營銷、倉儲、能源及資產管理的全面提升。這意味著,數字化轉型不僅是制造企業當下做大做強的抓手,更是面向未來進行前瞻性布局的核心戰略。
施耐德電氣發布《轉型中的中國制造企業───數字化賦能綠色智能制造高管洞察》
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內外兼修。除了“修煉內功”:即明確轉型路徑、加強自身能力、優化組織架構、打造企業文化之外,受訪企業普遍認為,對外也要構建全新的伙伴支撐體系。在對第三方伙伴的需求中,超7成企業認為需要第三方提供頂層規劃咨詢服務,而具備“整體全套解決方案能力”則成為了8成以上企業選擇數字化合作伙伴時的首要關注因素。
然而制造業因產品豐富、流程復雜,細分種類對數字化轉型需求不同。調研顯示,不同細分行業決定采取的數字化轉型路線存在差異。流程工業的數字化得分最高,其行業發展目標著眼于效益提升、節能環保、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也是數字化賦能重點領域;離散工業得分稍遜,其生產標準化、柔性制造、供應鏈整合,是數字化大有可為的領域;而混合工業相對落后,其典型的領域如食品飲料和醫藥行業,要在滿足安全監管的前提下,進行消費升級,數字化的潛力則在于產品質量管理、數字化營銷、從農場到餐桌的供應鏈協同等。
四大價值主張,指引綠色智能制造之路
基于調研結果,施耐德電氣結合自身對不同細分行業、不同市場定位企業的轉型路線的深刻理解,總結了四大價值主張,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方針:
規劃先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數字化轉型對企業整個鏈條、體系和平臺的重構也需一個長期過程。早規劃,早演練,不僅可以發現潛在問題,規避轉換風險,還可以從實踐中積累經驗,加速成長。
場景聚焦:不同的應用場景所具備的數字化屬性不同,可進行相對獨立的單元化設計和管理,這樣可以集中力量,在局部數字化轉型中實現突破。而關鍵場景中數字化應用價值的形成,將從整體上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
敏捷韌性:敏捷韌性不僅要求企業自身善于做出變化,也要善于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從而實現動態平衡。因此,在明確的轉型目標下,如何采取靈活路徑達成數字化預期,也是衡量企業投入產出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標。
生態共贏: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既需要企業內部跨部門協作,也需要整合外部資源彌補自身的不足。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企業內部還是外部,構建生態圈對于推動數字化轉型都至關重要。
《數字化賦能綠色智能制造高管洞察》特約專家、優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郭朝暉博士表示:“綠色化、智能化已成為制造業的兩大發展趨勢。其中,綠色化是目標,智能化是手段。進入雙碳時代,以綠色化的發展目標推動智能化,繪制出了我們實現制造業綠色發展的路線圖。”
全球數字經濟浪潮席卷而來,數字技術已經成為產業升級的“推進器”。熊宜表示:“制造業不僅是數字經濟的主戰場,也是低碳轉型的重點領域,但因應用場景復雜、人才匱乏等因素,帶來數字化轉型的復雜性。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實踐者和賦能者,施耐德電氣從最新市場調研和自身積累的經驗出發,積極分享洞察、提出見解,希望攜手中國制造業伙伴共贏數字化,助推全社會邁向碳中和的美好未來。”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