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率先量化了澳大利亞、中國、德國、印度、日本、韓國、美國和英國等八個5G得到廣泛推廣經濟體中新增和當前5G應用對其公用事業、健康與社會護理、消費者、媒體和金融服務的經濟影響。
5G不僅僅是比4G移動連接更快,其速度、可靠性、節能和大規模互聯對于企業和全社會的影響將是變革性的,實現全地域接入超快速寬帶。加上對人工智能(AI)和物聯網(IoT)的投資,5G平臺能夠幫助企業和社會全面利用新興技術進步帶來的益處。
該研究認為所有經濟體都將從中獲益,5G帶來的是重新思考業務模式、技能、產品和服務的契機,而隨著5G應用普及,其帶來的益處將從2025年開始加速。
該研究認為,利益于經濟規模和強大的現代工業生產業,5G技術應用將使美國(4840億美元)、中國(2200億美元)和日本(760億美元)迎來最大的增長。
在區域層面,考慮到制造業的規模,預計歐洲、中東和非洲(EMEA)都將受益于5G制造業應用。報告指出,合理部署和監管該技術有助于提升區域競爭優勢。
加速、優化健康和社會保健結果
在未來十年里,患者、醫療服務提供人員和醫護人員的衛生和社會護理體驗轉型將帶動全球逾半經濟影響(5300億美元)。
通過新冠疫情期間遠程醫療的加速,可窺得未來醫療保健之一斑,而遠程醫療只是5G能提升健康結果和節省成本的一個領域。
5G應用包括遠程監控與咨詢、實時住院數據共享、改善醫患溝通和醫院自動化,以降低醫療成本。
區域和行業影響
在行業層面,其影響因各經濟體而異。預計美國和澳大利亞將從金融服務應用中獲益最多;印度從智能公用事業中獲益最多;中國和德國則在制造業獲準最多。研究中分析的其他行業表明,在未來十年中,新的和現有的應用在推動技能、就業、消費產品和法規變化方面擁有巨大潛力:
SMART公共事業管理應用將助力環保目標實現:通過智能電表和電網來實現節能,以及通過跟蹤廢物和漏水來改善廢物和水務管理,減少碳和廢棄物(3300億美元)。
消費者與媒體應用包括:OTT(Over the Top,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游戲、實時廣告和客戶服務(2540億美元) 。
制造業和重工業應用包括:監測并減少缺陷、提升自動駕駛汽車使用(1340億美元)。
金融服務應用程序:包括減少欺詐和改善客戶體驗(860億美元)。
政策與信任
該研究強調,要充分發掘5G技術潛力,企業和政府需要考慮新的監管和消費者參與方式 -- 著眼于技術的使用方式。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