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埃斯頓發布業績大幅上升類公告:預計公司2020年01-12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166萬元至15454萬元,與上年重組后同期相比增長96%-14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3,700.00 萬元–6,800.00 萬元,比上年重組后同期增長60%-194%。
2020 年度業績預告中將業績增長原因主要歸在四個方面:
1、報告期內,埃斯頓抓住自動化需求大幅增長的機會,繼續堅持“通用+細分”戰略,充分利用自主技術、成本和定制競爭優勢拓展機器人市場,搶占多個細分市場,公司工業機器人業務在三、四季度大幅增長,運動控制解決方案業務也在快速增長。
2、報告期內,埃斯頓被福布斯評為中國“2020年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TOP50”,為唯一國產工業機器人企業;根據MIR發布的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年度報告,埃斯頓在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整體市場排名中進入全球機器人第八名,為唯一進入前十的國產工業機器人企業。公司在2020年度產品品牌得到進一步提升,有力促進公司產品銷售。
3、埃斯頓完成了對全球機器人焊接領域領軍企業德國Cloos公司的并購重組,為公司業績的增長帶來積極影響。
4、報告期內埃斯頓發生包括簽署南京市江寧區秣陵街道將軍南路155號地塊土地使用權收回協議等事項。
業績詳解
就實際情況來看,和國內部分企業的口罩機轉產策略不同,埃斯頓在疫情下很好通過重組和提升自身業務水平維持了業務發展基本面。在國內疫情最為嚴重的上半年,埃斯頓就實現銷售收入11.7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2.08%,主要是基于TRIO的運動控制解決方案和機器人+運動控制一體化的機器自動化解決方案業務快速增長,同時其運動控制解決方案成為業務主流的戰略目標已經實現。
而埃斯頓向控股股東南京派雷斯特以現金方式購買其持有的鼎派機電51%股權之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于2020年4月27日實施完成,在本次交易完成后埃斯頓的資產負債率由56.3%增加至70.16%,Cloos納入埃斯頓的合并報表范圍。
德國Cloos公司擁有世界頂尖的焊接和焊接機器人技術及產品,特別在技術難度最大的中厚板焊接領域擁有世界一流的客戶和市場份額,其產品廣泛應用于重型建工機械、商用車輛、農業機械和軌道交通等行業。Cloos公司的財務數據詳情至今未有披露,2018財年和2019財年的年末,Cloos公司分別有員工513人和490人,人均創收為23萬-24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83萬-192萬元。
有分析認為,這筆收購預計埃斯頓賬面的商譽將由4.70億元暴增至16.39億元,埃斯頓最終收購Cloos公司及其附加資產的89.35%股權產生了11.49億元商譽,商譽占總資產的比例由12.21%上升至26.72%,為此埃斯頓也必然將借助資本市場融資,希望借此補充公司流動性,保證持續發展能力。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埃斯頓提到的第四條業績增長的事項具體為南京江寧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擬實施產業升級并打造招商引資平臺,需對將軍大道155號地塊土地使用權實施收回,收購補償金額為17086萬元。據了解,將軍大道155號地塊原始土地及建造成本為14214.35萬元,賬面凈值為12164.96萬元,因收回土地使用權產生的相關損益將根據付款時間及收回土地使用權時間計入相關期間損益,列入預計增加2020年非經營性損益。該部分已經在2020 年度業績預告的補充公告中說明。
管理與布局
埃斯頓近年的發展也和多個技術產品迭代和項目管理體系的成長有關。
作為行業龍頭企業,埃斯頓在運動控制和伺服系統領域具有深厚的技術儲備。2016年以來,公司相繼收購上海普萊克斯、德國Cloos等近10家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權,通過收購和技術消化,在產品上,埃斯頓發布了多款運動控制及機器人控制新產品,包括全新的桌面型及30kg以下型兩類工業機器人的集成式控制系統,在降本的同時提升了穩定性。
另外埃斯頓還發布了一種可配置模塊化多軸(6+N)機器人工作站專用驅動與控制電柜,用全新V1.20版自主機器人控制平臺軟件則提升了動力學算法性能,加入TRIO運動控制器的PLCOpen MC功能支持等等,在技術上縮短了埃斯頓機器人、運動控制與國際競爭對手的差距。
通過收購全球焊接機器人領軍企業Cloos、全球前十運動控制系統品牌TRIO、戰略投資微型伺服及康復機器人、協作機器人企業BARRETT和機器人三維視覺技術Euclid等公司,埃斯頓還形成三個比較重要的數字化項目。
一是以ERP為核心的運營體系、供應鏈體系;二是以CRM為核心的營銷管理體系;三是以MES為核心的生產制造體系。通過這三個項目的結合,埃斯頓可以進一步做到信息的集成,提高整體的運營效率,而且通過每個系統反饋的數據,從中提煉出一些核心的指標,然后通過這個指標來反推業務的提升。
以CRM為核心的營銷管理體系為例,據了解,在2018年4月埃斯頓內部CRM管理平臺全面上線之后,埃斯頓對于銷售團隊的工作進行了全面細化,也使得合作伙伴以及那些在開發過程中的客戶信息,都能夠實時反饋到CRM,這保證開拓過程中的客戶畫像更為清晰,同時使得客戶需求能夠及時反饋到研發、生產等后端部門,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的數字化轉型。
可以說,通過收購,埃斯頓在品牌和技術上也已初步完成國際化布局,為未來機器人發展的新趨勢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在具體收購轉化上,收購后埃斯頓與Cloos的協同效應也逐漸顯現,一方面埃斯頓通過嫁接Cloos百年焊接技術,實現雙方產品融合,埃斯頓焊接機器人在速度、精度、性能等指標上均得到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在焊接機器人領域實施的“雙品牌”戰略亦助力埃斯頓對焊接市場展開“全面包圍”,在焊接領域取得訂單的快速增長。
收購Cloos后,埃斯頓還借助Cloos的技術優勢也很好定制化開發了適合中國市場的焊接產品,滿足中國市場各種應用需求。
在2021年1月20日,埃斯頓發布關于子公司卡爾克魯斯焊接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與三一重型裝備有限公司簽署設備采購合同和服務合同的公告。合同含稅金額合計1.04億元。合同規定,北京克魯斯向三一重裝提供機器人焊接相關設備及技術服務。三一重裝由三一集團創建,是一家從事研發、生產大型煤炭機械綜合成套設備制造企業,本次合同主要用于制造裝備升級和改造。
人才與戰略
除了業績和和合同之外,埃斯頓的管理層也在不斷得到優化。
在2020 年 12 月 30 日,埃斯頓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選舉副董事長并調整總經理的議案》,經董事會提名,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審查,同意選舉吳侃為公司副董事長,并聘任吳侃為公司總經理。
吳侃自 2013 年加入公司以來,相繼擔任南京埃斯頓機器人工程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埃斯頓海外中心總經理、埃斯頓副總經理、董事長助理等崗位,負責多項海外收購兼并項目并進行整合,積累了豐富的市場、營銷、技術、人力資源、投資等方面的國際化管理經驗。據了解,吳侃為埃斯頓海外收購克魯斯的主要執行人之一。
在2021年1月26日,埃斯頓自動化總經理吳侃就出面與中車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立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約定雙方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充分發揮中車數字在工業數字化領域成熟運用的技術優勢及產業化優勢和埃斯頓公司在工業生產線自動化和工業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優勢及產業化優勢,共同研發基于工業數字化、工業生產線自動化及工業機器人的先進技術和產品。加快推動相關領域的自動化發展。
而在2021年1月15日,埃斯頓還與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由財政部、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煙草總公司等多家股東發起設立,是圍繞制造業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領域,對市場潛力大、成長性好的優勢企業進行投資,促進關鍵技術產業化、工程化和應用化,推動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基金。
據了解,該基金能夠給埃斯頓帶來國際國內領先的核心技術資源,預計還能顯著增強埃斯頓的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帶動其產業技術升級,顯著提升盈利能力;同時能給埃斯頓帶來領先的國內國外市場、渠道、品牌等戰略性資源,促進埃斯頓市場拓展,推動實現銷售業績提升,還可以增強公司機器人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性能水平,布局細分醫療領域,助力公司打造以“自動化軟件”為核心競爭力的軟硬一體化企業。
不僅于此,更早的2020年7月,埃斯頓就計劃通過定增引入的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通用技術集團和小米長江產業基金三個戰略投資者,但該協議在后續被暫停。公告顯示,埃斯頓又于2021 年 2 月 1 日召開了公司 2021 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重新與通用技術集團、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和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分別簽署《關于非公開發行股票之終止協議》,但與上一次簽訂不同的是,本次簽訂終止了公司于 2020 年 7 月 23 日簽署的《附條件生效的股份認購協議》《附條件生效的戰略合作協議》。
發展與未來
目前,埃斯頓是國內為數不多業務覆蓋了從自動化核心部件及運動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到機器人集成應用的智能制造系統的全產業鏈的上市公司,長期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系統化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奠定了作為國產機器人行業的龍頭地位。
通過推進機器人產品線“ALL Made By ESTUN”的戰略,埃斯頓已經形成核心部件—工業機器人—機器人智能系統工程的全產業鏈競爭力,構建了從技術、成本到服務的全方位競爭優勢。
“2021年公司在機器人板塊定了沖擊萬臺的目標。我們判斷工業自動化這個需求是長期剛性的,如果說2021年萬臺目標能夠達成的話,我們認為‘2025年進入全球機器人第一陣營’的戰略目標將會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基礎。”埃斯頓證券事務代表時雁說。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