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作為機器人行業的分支產業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大。根據中國電子學會的估計,2019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估計增長至22億美元。此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了《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服務機器人年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
這在對比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較大的工業機器人后更加明顯。疫情突發至今,傳統工業機器人應用場景最多的兩個行業——汽車和3C電子市場需求進一步萎縮,以手機舉例,2020年2月份,全球智能手機公司的出貨約為6180萬臺,較2019年2月份下降38%,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歷史上最大的跌幅。
再以汽車為例,受疫情沖擊全球汽車市場銷量均出現大規模縮減。除中國市場仍處于近五成的下跌外,處在亞洲地區的印度市場在今年3月也出現超50%的同比下滑;3月歐洲地區乘用車登記量同比下降52%,至853,077輛汽車,創下至少是自199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印度3月份的汽車銷售量僅為143014輛,同比下降51%。
不難理解,制造業供應鏈的完整性受到了威脅,工廠的整體復工情況并不樂觀,因此工業機器人的整體表現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動。
根據相關數據,2020年以來截至4月2日,服務機器人行業共發生投資事件15起,與2019年同時段表現基本持平,未出現大幅下降;投資金額均在數千萬元人民幣以上,其中共有七起投資金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未透露投資金額的事項未計算在內),服務機器人行業接受投資金額較大。
勞動力成本引發服務機器人替人
根據統計,2019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減少至8.96萬億人。持續下跌的勞動人口總數,使得我國勞動成本開始攀升。與工業機器人替換工人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一致,為降低勞動成本,服務機器人也開始在多領域中應用以替代人工,成為商業競爭當中發展的新趨勢。
第三產業拉升服務機器人
據統計,截止到2019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在GDP中占比高達53.9%。說明目前我國第三產業規模較大且發展具有一定持續性,未來,將會有更多服務密集型產業的由于發展需求,應用服務機器人。同時,我國服務機器人相關配套產業鏈也將催生出更多高新技術、產品予以發展整個行業。
因此,在眾多行業包括工業機器人受制于疫情影響而出現停滯的情況下,服務機器人由于實際應用的剛需和應用場景的靈活性已經獲得了資本的認可,下一步,等國內外整體疫情穩定經濟逐步復蘇后,服務機器人大施拳腳的時候或許才剛要開始。
(審核編輯: KEEP)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