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物聯網系統核心就是邊緣計算。邊緣計算是一個相對于中心化的云計算的概念,定義比較寬泛。涵蓋了從感知層以上到數據發送到云端之前的所有環節。感知層把數據送到網關后,最終由網關通過 TCP 協議傳輸到云端。
不同機構對其定義不盡相同,一般而言,它是為開發者在靠近用戶、數據源的網絡邊緣側提供的具備計算、存儲、網絡的開發平臺。
具備邊緣計算能力的設備可以多種多樣,如工業電腦(IPC)、網關、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都可以成為邊緣計算設備,這些設備本身需要具備存儲和計算能力,內置特定的算法和軟件,通訊方式也多種多樣。邊緣計算設備一側與直接產生數據的物理設備連通,另一側則可以將處理過的數據上傳到云端。
云端有各種實現方式,各家云廠商也有自己的接口協議,但是 MQTT 作為事實的物聯網傳輸協議,基本上各家廠商無論規模都需要在云端部署自己的 MQTT 服務器和時序數據庫。
中小規模的物聯網開發企業,怎樣高效低成本的設計和論證物聯網系統的可行性呢?如果是買開發板來開發就錯了!實際上現代的物聯網系統必須是跨平臺的,因此,最好的開發環境其實就是 x86 虛擬機。一個中小規模的科技創業企業,最合適的環境其實就是在企業內部署3臺以上配置比較高的臺式機作為開發和測試,通過 Promox VE 甚至能實現類似 VMware 的 Vmotion 功能。
隨著技術的進步,物聯網將改進我們彼此的互動方式,以及全球經濟的運行模式。要取得成功,需要一個可擴展的集成平臺。物聯網機器學習也有利于根據我們的需求塑造我們的環境。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