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教育部、財政部公示了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雙高計劃”)擬建設單位名單,共有197所高職學校入選。
就專業布局來看,申報的389個專業群覆蓋了18個高職專業大類,布點最多的五個專業大類分別是裝備制造大類、交通運輸大類、電子信息大類、財經商貿大類、農林牧漁大類。
就產業布局看,服務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專業群有113個,面向現代服務業的112個,面向先進制造業的100個,面向現代農業的32個,其他32個。
據了解,在裝備制造大類中,一般包括金屬制品業、普通機械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等裝備工業。
其中在機械制造業,又包括各領域的機械制造,如在醫藥領域,醫藥裝備制造業就承擔著為醫藥制藥生產提供工作母機、帶動其產業發展的重任。
近年來,在眾多醫藥政策的利好背景下,我國醫藥行業得以快速發展,帶動相關的醫藥裝備制造業也迎來機遇的同時,也使其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包括加工制造的精度、設備的穩定性、設備的壽命長短等方面。
醫藥裝備產品、工藝的更新升級離不開人才。但實際上,一直以來,專業人才短缺是醫藥裝備制造業發展面臨的一大瓶頸。
醫藥設備是一門涉及藥學,尤其是集制藥工藝學以及生物技術、化學、金屬材料學、機械原理、電工學、制冷技術、暖通技術、液壓與氣動技術、計算機等為一體的的綜合性應用學科,因此進入該領域的人員必須具備專業性和實踐性。
然而長期以來,我國的醫藥裝備產業都處于低水平、重復生產階段,產品以仿制為主,裝備人員的整體專業化程度、素質素養都不夠高。近年來,在醫藥行業不斷發展,對醫藥裝備制造要求不斷提高的過程中,過去醫藥裝備行業的“門外漢”已經難以滿足現代行業發展的需求,這也使得專業型人才的需求日趨旺盛。
為了塑造更強大的人才隊伍,今年上半年以來,不少制藥裝備企業都在招賢納士,通過“產學研”、招納人才等方式,引進高校、研究機構的專業人才,希望打造更多高精尖人才隊伍,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創新活力。
某企業人員表示,人才是希望所在,只有重視人才團隊建設,才能推動創新發展;還有企業表示,人才是開啟我國醫藥產業新紀元的根本,不管是醫藥設備還是制藥生產企業,專業人才能為企業過硬的技術和持續的創新能力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可見,醫藥裝備制造業的人士已經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未來對人才的競爭手段也會更加多元化。
目前來看,我國醫藥裝備領域的專業型人才依然供不應求。這方面的人才除了需要腳踏實地,不斷進行實踐,積累經驗以外,也需要外界或公司給予支持。例如公司定期舉行的專業型培訓活動等,都能給經驗不足的人才帶來更多的收獲。
此次“雙高計劃”擬建單位名單的公布,明確覆蓋了裝備制造大類,對于列屬于裝備制造的醫藥裝備來說是一大利好消息。可以看到,隨著更多專業型人才的培育、成長,將來有望給醫藥裝備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動力。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