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洪科技CEO何春濤13日傍晚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對AI、BI及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前景充滿信心。他告訴記者:“中國企業管理者越來越重視對數據資產的投入,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的日漸成熟,三年內實現數字化管理將成為現實。”
永洪科技的目標是成為一家世界級的大數據技術服務公司,擁有世界級水準的產品,服務于世界級的客戶。這意味著永洪科技必須持續領跑BI市場,因為大客戶更愿意為創新及安全付費,更愿意為業務決策的正確性付費。
為企業打造數據央行
國內領先的大數據獨角獸企業——永洪科技13日下午在北京發布了新一代“一站式大數據分析平臺Yonghong Z-Suite V8.0”。
永洪科技CEO何春濤在發布會上介紹稱,永洪科技成立于2012年初,創立1年后就推出國內首款大數據產品Yonghong Z-Suite V1.0并逐漸將其推廣應用到多個行業。目前,服務已覆蓋能源電力、制造、電信、銀行等2000多家大企業。
何春濤用一個故事說明大數據對企業的重要性。國內某家年銷售額百億元的白酒集團在數年前因缺乏數據支撐,在新品研發完畢后草率訂了35億的生產訂單,后來卻用了長達3年的時間才對該產品完全去庫存。期間行業內還出現了多款定位更年輕時尚的競品,內外因素影響下,該集團現金流一度遭受極大挑戰。后來,該白酒集團開始與永洪合作,從傳統“拍腦袋”轉變為依據數據做科學決策。
“有了庫存模型,并基于模型進行優化就可以提升企業的庫存周轉率。年銷售100億,優化10%,就意味著可以幫企業釋放10億元以上的現金流。”何春濤稱。
在何春濤看來,目前大數據的應用場景正日益豐富,永洪科技通過深入整合企業內部及外部數據,并通過AI等進行優化,可以幫助企業構建一個“大數據中央銀行”。企業可以從這個數據央行中實時獲取生產、銷售、財務、人力、第三方電商用戶畫像及評價等各種數據,并根據這些可視化的數據圖表來制定相應的決策。
何春濤還例舉了永洪與美的集團的合作案例。2015年,美的選擇了永洪作為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美的集團企業級的大數據平臺。
“此前美的有IT部門,公司各個板塊有內部數據基礎,永洪幫美的將內外部數據進行整合融合,把天貓和京東等第三方電商平臺上的數據也接入到平臺上。從供應鏈的生產制造,到庫存、物流數據都可以實時可視化呈現,而電商平臺上消費者的畫像和需求變化數據,也可以反過來指導企業作出更精準的生產決策。”何春濤介紹。
美的集團作為國內家電企業龍頭之一,年銷售額在數千億級別(2017年報營收2149億元),每年向全球用戶銷售數億臺家電產品。獲取并洞察數據,并發掘數據價值,對美的集團的意義非同一般。
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4月初在廣東某行業論壇上透露,美的從2014年開始部署數字化轉型,2015年開啟了“+互聯網”戰略把數據從PC端進一步轉到移動端。“2016年,美的進入數字化2.0時代,企業所有的數據都可以24小時在線展示。供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使用,超過4800萬的用戶在移動端共享美的大數據。”
“數據已經成為企業的重要資產,相當于企業內部的石油資源”,何春濤在發布會上表示:“永洪希望能幫助各行各業的企業構建大數據中央銀行,讓企業實現豐富的數據應用,從而獲取數據洞察提升決策水平,最終開啟中國商業智能的新時代。”
重點開拓B2B客戶 成為大型企業的數據連接器
在資本層面,永洪科技自2012年創立以來,先后完成了5輪融資。
其中包括:2013年完成了由艾瑞咨詢領投的Pre-A輪融資;2014年底和2015年初分別完成由經緯創投領投的A輪和A+輪融資1000萬、5000萬元;2015年完成由東方富海領投的B輪1億元的融資;2016年7月,永洪科技又宣布獲得由騰訊創投領投的C輪2億元融資。
對今年是否有融資計劃,何春濤回應十分淡定:“公司發展節奏很健康,企業數據技術服務是一個長跑過程,在客戶服務鏈條中任何一環都需要沉下來、做到位,這兩年永洪科技完成了服務體系的積累,已經具備數據價值交付的能力。”
何春濤表示,公司去年已經實現了盈利,目前更關注對B2B領域大中型客戶的開發。在超過20個垂直行業中,永洪科技已經具備完善的產品及服務能力,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實現數據治理、數據管理、數據洞察”的全能管理企業,這主要得益于永洪科技在技術上的長期高投入。
對于IPO時間表,何春濤也同樣理性回應稱:“目前公司更關注公司的業務增長和核心技術與競爭力的提升。IPO是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順理成章的事情。”
對融資或上市不焦慮,并不代表永洪科技或何春濤就沒有野心。在采訪中,何春濤向21世紀經濟報道透露永洪未來發展的戰略目標:未來在中國各行業規模以上3萬家重點大中型企業客戶中的合作滲透率達到30%以上。
何春濤進一步解釋稱,“中國規模以上企業一共60多萬家,我們根據行業和企業規模特點等,篩選出了潛在的3萬家大中型企業目標客戶。我們希望永洪未來在這3萬家客戶中的合作滲透率達到30%以上,也就是說要開拓出約1萬家大中型企業客戶。若按每家大企業年貢獻營收100萬估算,那么1萬家大客戶就能給永洪帶來年均100億元的營收。”
相比零售、家電等B2C類企業,何春濤現在更看好B2B領域大數據應用的市場前景。對企業使用場景的深度理解,讓永洪科技順利贏得國家電網這張訂單。
公開資料顯示,國家電網2017年底的總資產規模超過3.8萬億,全年銷售電量達到38745億千瓦時,供電服務人口超過11億人,利潤總額910.2億元。“近4萬億的資產和近4萬億的發電量,大數據平臺及AI在其中的應用前景非常值得期待。”何春濤稱。
何春濤也坦承,與B2C類企業客戶相比,開拓傳統B2B企業客戶往往存在原始數據基礎薄弱,市場競爭不充分等多方面挑戰。但他也強調硬幣的另一面:“B2B類客戶對大數據應用的需求也很強,一旦建立成功的信任關系更為穩定,單個項目的規模與商業化價值更高,而這類企業更愿意為專業性、產品性能、服務能力買單”。
永洪科技在大力開拓國內市場的同時,也在布局海外市場。何春濤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強調,盡管在國內外市場競爭都很激烈,但永洪科技向著國際一流大數據技術企業這一方向奔跑。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