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是我國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激光專業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現已發展成為以探索現代光學重大基礎及應用基礎前沿研究、發展大型激光工程技術并開拓激光與光電子高技術應用為重點的綜合性研究所。
上海光機所重點學科領域為:強激光技術、強場物理與強光光學、信息光學、量子光學、激光與光電子器件、光學材料等。
1998年,中國科學院實施知識創新工程試點,上海光機所的發展歷史從此翻開了新的篇章。創新工程實施10余年來,上海光機所在科研工作、人才隊伍建設、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徹底改變了上海光機所的面貌。
上光所現設8個研究室,分別是: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量子光學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強激光材料重點實驗室、高功率激光物理聯合實驗室、空間激光信息技術研究中心(含:中科院空間激光通信及檢驗技術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全固態激光器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信息光學與光電技術實驗室、高密度光存儲技術實驗室、高功率激光單元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目前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兩院聯合實驗室1個、中科院重點實驗室4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1個。
目前,該所建成了國內僅有、國際上也為數不多的“神光”系列高功率大型激光裝置,用于激光分離同位素的激光與光學系統,超短超強激光系統,激光原子冷卻裝置,空間全固態激光器研制平臺。在各種新型、高性能激光器件、激光與光電子功能材料的研制方面,也進入了國際先進水平,是我國現代光學和激光與光電子領域取得研究成果最多的單位之一。
同時,上光所是中國科學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之一,是國內最早獲得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和設立博士后流動站的單位之一,目前具有物理學、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三個一級學科的博士培養點和博士后流動站,具有科學技術史一級學科碩士培養點。
建所49年來,上海光機所獲得院、部級以上成果獎300多項,其中獲得國家級獎44項。“激光12號實驗裝置”、“小型化OPCPA超短超強激光裝置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國家二等獎的項目有18項。同時,上光所也是推動我國光學技術發展的重要科研機構,并申請獲得了大量光學技術專利。以下,OFweek光學網將為你簡要介紹上光所2013年部分申請的的光學技術專利。
1、涂覆層D形磷酸鹽微結構帶隙型光纖的制備方法
申請號: 201310170429
申請日期: 2013-5-9
第一發明人: 黃義、王欣、李文濤、于春雷、張磊、陳偉、胡麗麗
2、準分子激光器干涉條紋的數據處理方法
申請號: 201310169499.4
申請日期: 2013-5-9
第一發明人: 姜麗媛、張海波、袁志軍、周軍、耿立明、魏運榮
3、測量兩激光光束夾角的方法
申請號: 201310167240.6
申請日期: 2013-5-8
第一發明人: 馬林、梁曉燕、於亮紅、儲玉喜、徐露、李儒新、徐至展
4、空間移相橫向剪切干涉儀
申請號: 201310167236.X
申請日期: 2013-5-8
第一發明人: 曾愛軍、劉蕾、朱玲琳、黃惠杰
5、光學元件體內激光損傷自動快速探測裝置
申請號: 201310161404.4
申請日期: 2013-5-6
第一發明人: 胡國行、趙元安、易葵、李大偉、劉曉鳳、柯立松
6、鉻鐵離子雙摻復合硒硫化鋅激光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申請號: 201310210747.5
申請日期: 2013-5-30
第一發明人: 姜本學、張龍、姜雄偉、毛小建、范金太
7、楔形透鏡的檢測裝置和檢測方法
申請號: 201310210297.X
申請日期: 2013-5-30
第一發明人: 邵平、居玲潔、沈衛星、趙東峰、王利、周洋
8、中心波長可調濾光裝置
申請號: 201310209989.2
申請日期: 2013-5-30
第一發明人: 耿立明、賀巖、李小莉、李蕊、楊燕、王志君、侯霞、陳衛標
9、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三維掃描成像裝置
申請號: 201310161450.4
申請日期: 2013-5-3
第一發明人: 周常河
10、圓筒式成膜裝置
申請號: 201310161256.6
申請日期: 2013-5-3
第一發明人: 王俊、王高中、張賽鋒、張曉燕、董寧寧、張龍
11、軸錐鏡錐角的檢測裝置和檢測方法
申請號: 201310198924.2
申請日期: 2013-5-24
第一發明人: 袁喬、曾愛軍、張善華、黃惠杰
12、石墨烯和增稠性聚合物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
申請號: 201310195747.2
申請日期: 2013-5-24
第一發明人: 王高中、王俊、張曉艷、張龍
13、直視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單棱鏡旋轉發射裝置
申請號: 201310196122.8
申請日期: 2013-5-23
第一發明人: 馬小平、孫建鋒、侯培培、盧智勇、職亞楠、劉立人
14、光學鏡頭畸變的測量裝置和校正方法
申請號: 201310194209.1
申請日期: 2013-5-23
第一發明人: 楊寶喜、李璟、陳明、肖艷芬、朱菁、黃惠杰
15、光電探測器直線度和面響應均勻性的測量裝置
申請號: 201310185354.3
申請日期: 2013-5-20
第一發明人: 惠宏超、林尊琪、朱寶強、楊琳、歐陽小平、郭亞晶、王宇煜、唐清、姜秀青、陸海豐
16、大口徑高功率激光中性吸收裝置
申請號: 201310186008.7
申請日期: 2013-5-20
第一發明人: 唐順興、朱健強、朱寶強、杜李峰、郭亞晶
17、軸錐鏡面形和錐角的檢測方法
申請號: 201310180723.X
申請日期: 2013-5-16
第一發明人: 袁喬、曾愛軍、張善華、黃惠杰
18、光路抖動信號探測器
申請號: 201310180237.8
申請日期: 2013-5-15
第一發明人: 李耀、冷雨欣
19、飛秒光學參量放大器
申請號: 201310180241.4
申請日期: 2013-5-15
第一發明人: 李闖、宋立偉、冷雨欣、李儒新
20、邁克爾遜型直視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發射機
申請號: 201310180219.X
申請日期: 2013-5-15
第一發明人: 盧智勇、職亞楠、孫建鋒、周煜、劉立人
21、環形拋光自動滴加拋光裝置
申請號: 201310179898.9
申請日期: 2013-5-15
第一發明人: 吳福林、徐學科、單海洋、楊明紅、陳國凱、張寶安、賀洪波、易葵
22、利用光柵實現物體成像的裝置
申請號: 201310172716.5
申請日期: 2013-5-10
第一發明人: 潘興成、劉誠、朱健強
23、低電壓驅動電光晶體的激光器
申請號: 201310120087.1
申請日期: 2013-4-9
第一發明人: 孟俊清、楊海龍、馬秀華、陳衛標
24、具有表面等離子體增強效應的一次記錄光盤
申請號: 201310115973.5
申請日期: 2013-4-3
第一發明人: 林金成、王陽、吳誼群
25、雙折射薄膜反射式位相延遲片
申請號: 201310116175.4
申請日期: 2013-4-3
第一發明人: 齊紅基、侯永強、朱美萍、易葵
26、極紫外光刻光源收集鏡污染測量裝置
申請號: 201310116086.X
申請日期: 2013-4-3
第一發明人: 朱玲琳、張運波、陳明星、曾愛軍、黃惠杰
27、熔石英元件表面激光損傷點的修復方法
申請號: 201310153550.2
申請日期: 2013-4-28
第一發明人: 方周、陳順利、趙元安、胡國行、劉曉鳳、李大偉、邵建達
28、產生一維單色錯位銣鍶光晶格的裝置
申請號: 201310154298.7
申請日期: 2013-4-28
第一發明人: 孫劍芳、姜伯楠、錢軍、王育竹
(審核編輯: 智匯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