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上海,雖然寒意漸濃,但是深秋的景色依然讓人流連忘返,梧桐葉落、銀杏變黃、楓葉紅艷……每一個街道都有不一樣的景致惹人注目。[詳情]
在美國科幻大片中經常會出現男女主角穿越“激光墻”的一幕,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在電視綜藝節目中看到有關激光束的精彩表演,設想一下,如果將激光裝上雷達,又將是什么高科技?據小編了解,傳統上的激光雷達多應于工業安全檢測和軍事防衛,但隨著消費市場中無人駕駛和人工智能機器人的日益興起,激光雷達技術的應用也成為投資者和技術專家眼中的香餑餑。[詳情]
近期,工信部公示2017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中興通訊長沙智能工廠成功入圍,并同時入選工業互聯網應用試點示范項目。[詳情]
美媒稱,瑞典-瑞士合資自動化行業巨頭ABB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說,中國正主宰著機器人市場。[詳情]
智能時代引領社會變革,智能金融機器人已悄然登場并快速遍布了各大銀行以及相關理財場所。[詳情]
近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平均增長率約為15%,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達132億美元。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6.6%,比8月份加快0.6個百分點;環比看,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了0.56%。而這主要原因就是工業機器人的迅猛發展,為其提供了明顯的帶動作用。[詳情]
遙想當年中國剛剛改革開放之時,工廠中滿是各種工匠,大家熱火朝天的僅憑自己的手藝便生產出了無數的商品,實在讓人不得不佩服。[詳情]
當我們討論智能工廠時,不能忽略的核心要求之一是要實現信息流、物資流和管理流合一。[詳情]
據《衛報》報道,一家叫Spread的日本公司正在計劃建造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農場。農場位于在京都府龜岡市,每天出產上萬棵生菜。他們還將努力在5年內將日產量提高到50萬棵。[詳情]
京東物流的高效便捷大家有目共睹。近日,京東新建成的“全球首個全流程無人倉”引發空前關注。其中形態各異的移動機器人(搬運、分揀)與機器視覺解決方案均由海康威視子公司海康機器人提供實施。[詳情]
中國首個機器人學院10月12日在廣東佛山成立,首條中德合作工業4.0示范生產線同時展示。[詳情]
隨著智能遙控“小天鵝”——首款XE15R挖掘機下線,徐工集團挖機產品家族成功增添了首款無駕駛室的純遙控挖掘機,智能化水平有了新的提升。[詳情]
第122屆廣交會昨天正式拉開帷幕,廣州地鐵在琶洲站推出機器人“智能AI服務”,機器人可識別中(普通話)英雙語的語音,根據乘客提問的語種回復咨詢,解答購票查詢、地鐵服務時間、酒店、問路等簡單咨詢。[詳情]
人類如何實現向人工智能時代的平穩過渡?美國科學家胡迪·利普森、梅爾芭·庫曼在《無人駕駛》一書中,以科學、嚴謹、系統的視角,全面解讀人工智能時代的重大技術變革。[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