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可能都覺得目前的虛擬個人助手都太笨了,很難真正提供“貼心”的 服務。不過在未來,智能設備將會可被植入到大腦當中,來直接讀取我們的思想。據報道,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就正在開發一款可通過讀取大腦信號來了解身體需要的設備。[詳情]
臺灣的創業公司Noacare研發的寵物貓專用智能飲水機目前正在眾籌網站上募集資金。這種飲水機通過貓身上固定的智能標簽和智能手機上的應用程序同步,讓主人快速了解寵物貓貓飲水攝入量,這...[詳情]
上世紀末,科學技術的發展成為智能建筑產生與發展的重要支柱,而本世紀初的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更促進智能建筑的發展。[詳情]
意法半導體宣布,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電子系統設計課程選用了STM32 Nucleo開發套件,同時采用物聯網軟件平臺供應商聚碼科技公司在其小鋼炮物聯網開發系統中集成了STM32 Nucleo開發套件,這兩個項目的合作加強了意法半導體在豐富物聯網開發生態系統方面的努力。[詳情]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最新數據,2015年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6%,比上個月回落0.2%。但高科技制造業與裝備制造業的PMI一路保持著增長狀態。雖然大環境發展良好,但儀器儀表中小型企業發展仍然比較困難。[詳情]
為了對工業4.0的潛在的世界范圍內的影響有更進一步的量化的理解,我們對德國制造業展望進行了分析,發現第四次技術革命會引發生產、稅收、就業、投資四大領域內的收益。[詳情]
再制造在工控領域的維修維護環節已不是新鮮事物。如西門子的SFAE十幾年前就開始在北京的維修基地為客戶翻新發動機。而近些年隨著機器人應用的擴展,一些國內自動化企業也開始引進國外的二手機器人進行關鍵零部件的更換維修等翻新業務。[詳情]
波士頓咨詢公司發布報告介紹了工業4.0時代的九大技術趨勢,并探討其潛在的技術和經濟效益。這九大技術進步已應用于制造業,而隨著工業4.0的到來,它們將改變生產方式:獨立和優化的單元將完全整合為自動化的生產流程,改變供應商、生產商和客戶之間的傳統關系,也改變了人和機器之間的關系。 [詳情]
你只要把Droplet貼在水杯或藥瓶上,每次喝完水或者喝完藥輕輕按下Droplet上的按鈕,你的行為就會被記錄并同步到專用的App上,這能幫助你養成良好的習慣。[詳情]
工信部為推進“中國制造2025”制定了一個包括五大工程落實方案、四大專項規劃和兩個行動計劃在內的11項文件支撐體系。這些文件將會通過工信部辦公會的審議,并征求其他部委的意見,預計在年底或明年初陸續公布。[詳情]
現在2015年已經走入最后一個季度,盤點迄今為止中國最好的智能家居產品還是對國內智能化發展言近意遠的。[詳情]
物聯網正在覆蓋人類生活的每一個層面。這個基于互聯網卻更上一層樓,旨在讓所有具備聯網能力設備互連互通的概念,吸引從IT、消費、家電等各行各業的企業加入角逐,其中也包括了安防企業。但與其他電子產業稍有不同,眾多安防廠商正憑借著深厚的視頻監控基礎,將觸角向物聯網領域擴張。[詳情]
在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搶奪物聯網入口的時候,視頻監控該如何應對?[詳情]
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在2025年有望達到11萬億美元,傳感器市場也將有數千億美元規模。傳感器是什么?為什么在所有傳統行業都陷入不景氣之時,它能異軍突起?[詳情]